江浙继续降、苏北坯布产量迎大增长!织机源源不断开入苏北,沿海纺企难喘息!

来源:化纤头条 2021-08-23 09:27

慧正资讯:最近这几年,纺织行业行情如何,处于产业链上下游位置的企业可谓如牛饮水,冷暖自知。多种原料的进货价嗖嗖地往上涨或者跌跌不休,除此之外,厂房租金和运费以及环保风暴的压力越来越大,使得上下游出现冰火两重天的态势。

随着江浙地区淘汰喷水织机产能,织造产业转移的新闻从前几年开始不断曝光,当年8万台喷水织机入泗阳的消息也在今日成为现实,整个纺织产业转移的趋势已是势不可挡。

江浙集群再承压,苏北泗阳近20%产量增长

据各集群地区统计,2021年上半年,盛泽、秀洲、龙湖、泗阳、平望、柯桥、大丰小海七地化纤长丝织物产量累计为112.08亿米,同比增长6.1%,生产形势持续恢复,但受疫情和产业转移等因素影响,仍未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产量两年平均下降4.09%。

龙湖、泗阳地区表现亮眼,长丝织物实现两年平均正增长。泗阳地区产量增长一方面是因为作为长丝织造产业转移承接地,近年来泗阳新建厂房陆续投产,产能逐步扩大;另一方面是泗阳地区生产产品以家纺面料为主,受疫情冲击较小。而龙湖地区主要以户外运动、防寒服面料为主,受季节影响和“健身热”的兴起,产量增长明显。

苏北黑马:80000台喷水已开入泗阳

4年后沭阳产值将达1000亿元

泗阳仿佛一夜之间“闯”入中国纺织行业矩阵,成为中国纺织业的第六大板块,并且在六大板块中份额超过五分之一。泗阳县委副书记、吴江泗阳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严伟方介绍:“泗阳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纺织洼地,崛起为全国纺织产业高地,源于省委省政府“南北共建”重大决策。泗阳县委书记徐勤忠说,2008年以来,泗阳在“南北共建”过程中,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产业定位,主动策应吴江产业扶持和项目转移,聚力打造以纺织业为主的“吴江泗阳工业园”。

据了解,自拓园建设以来,新招引高端纺织、智能装备和新材料产业的高质态项目23个,计划总投资348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国望高科、凯伦新材料等四个项目计划总投资260.88亿元,预计达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纳税12亿元,创造就业岗位2万余个。

另外与泗阳相隔的沭阳,也在大力发展纺织产业。目前,据沭阳县委常委、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石敬峰介绍,沭阳拥有规上纺织企业180多家,并形成了包覆纱、智能针织、特色家纺三大产业板块,“沭阳纺织”也已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品牌。石敬峰表示,未来沭阳纺织将从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和智能化、信息化等方面入手,寻找产业链条中缺失的项目,打造全域产业链,推动产业价值链从单纯的生产制造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提高产业链整体利润率。力争到2025年纺织产业产值达1000亿元,形成沭阳标志性产业集群。

中西部纺织服装出口增幅超100%

环保、成本重压下,江浙纺织企业忙着喘息?

而在江浙地区重要产业集群产量萎缩的同时,服装出口份额也在不断减少!今年以来,江浙地区服装出口还未恢复到19年规模,中西部省市出口表现却异常突出。据统计,1-5月,广东服装出口总额超过浙江省重归首位,同比增长78.8%,超过全国平均增幅,份额占全国五分之一以上。浙江、江苏增幅较小,分别增长28.5%和29.3%,山东、福建增幅较大,分别增长54.6%和63.2%。中部省市河北、江西、湖北出口增长较快,增幅均超过100%。

与2019年同期相比,广东、山东、福建服装出口分别增长19.7%、37%和25.4%。浙江、江苏尚未恢复到2019年出口规模,与2019年同期相比仍分别下降1.8%和0.7%。

而反观江浙沿海地区,近几年,环保整治几乎成为纺织企业的一道紧箍咒,后疫情时代,近期全国各地区又再一次开展了环保整治企业工作,特别是江浙地区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纺织企业的生存压力也越来越大。而同时,东南亚贸易挑战、中西部纺织产能借势急追,导致产能过剩等多种因素制约,江浙纺企的处境仍然任重而道远。

中国纺织行业正在进入产业迁移和产业转型的新阶段。随着纺织企业的大量迁入,一个又一个纺织高科技项目也不断在中西部着陆,苏北和中西部纺织产业正进入新纪元。

而另一方面,同时,不少企业及业内人士也表示,海运费大涨、人民币升值,以及上游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的成本上升依旧是困扰纺织企业出口的重要因素。

可以预见,对于江浙沿海纺织产业的集群必定是个大冲击,而在环保整治日益严峻的情况下,未来的市场竞争必定异常惨烈。

相关文章

推荐产品更多>>

最新求购更多>>

投稿报料及媒体合作

E-mail: 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