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广农田地膜回收/降解地膜,助力广东省农业绿色转型升级

来源:环保可降解材料 2021-11-23 11:24

慧正资讯:为助力广东省农田地膜残留污染防治工作有效开展,近日,广东省科学院生物与医学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省生医所”)第六党支部在惠州市博罗县举办“广东省农田地膜回收技术现场培训会”。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惠州市农业农村局、博罗县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广东省现代农业机械装备所相关工作人员及当地农户代表约120人参加了此次培训会。

6.jpg

广东省地膜覆盖强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地膜有增温、保湿、除草、防病害、减少水土流失等功效,能够改变作物生长环境,调节生长周期,减少农药的使用。”培训会上,省生医所龙碧波博士向参会人员作“广东省农膜污染现状及解决方案”的专题培训。他表示,地膜在现代农业种植中使用很广泛,能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增加经济效益。

由于气候条件优越,广东可常年种植的农作物品种较多,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地膜使用量大。“马铃薯、花生、玉米、茄子、辣椒等常见的蔬菜,以及甘蔗、西瓜、香蕉甚至是菠萝等特色水果,都是我省典型的覆膜农作物。”省生医所龙碧波博士介绍到。

据统计,广东全省地膜使用量和覆盖面积近20年来都呈现增长趋势,且地膜覆盖强度多年来维持在142.86 kg/hm2~194.34 kg/hm2,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7年~2019年全国地膜覆盖强度77.0 kg/hm2~79.03 kg/hm2)。其中,韶关市、江门市、梅州市以及湛江市的地膜用量较大。

地膜残留威胁农田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

地膜的广泛使用,对广东农业现代化生产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但目前使用的地膜一般为塑料制品,如在作物收获后未能及时有效回收,则会残留在土壤中难以降解,对农田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土壤中的地膜残留会降低土壤质量、减少作物产量,大片裸露的地膜则会破坏村容景观,还有最为棘手的问题是会造成微塑料污染。”省生医所龙碧波博士介绍,例如在生菜种植中微塑料可被根部大量吸收和富集, 并积累、分布在可被直接食用的茎叶中,通过食物等途径进入人体后,微塑料其本身及吸附携带的重金属、有机物会威胁人体健康。

而地膜是广东省典型农田土壤中微塑料污染的重要来源。在检测中,从广州、惠州、韶关等地区采集的所有土壤样品中均检测出了微塑料,此类典型农田土壤样品中微塑料平均为73667个/kg,含量较高。

解决地膜污染可从回收与降解技术入手

“在解决地膜污染的相关调研中,我们发现,各地区覆膜作物种植土壤中地膜残留质量与地膜回收率显著相关。”省生医所副所长谢东说到,地膜回收对防止农田土壤残膜污染意义重大,但当前存在农田地膜残膜回收难、回收人工成本高、农民回收地膜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此次培训会组织了现场观摩培训,向参会人员展示了由广东省现代农业机械装备所研发的农田地膜回收机,并在现场演示了农田地膜机械化回收技术。

此外,全生物降解地膜替代技术也是解决地膜污染的一大利器。“全生物降解地膜替代技术作为农业农村部十大引领性技术,已成为解决白色污染、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和举措。”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二级调研员张育灿在培训会上表示,省生医所根据广东省气候特点和农作物的生理特性,开发出了多种全生物降解地膜及配套的栽培技术,并在惠州市、江门市等地区进行了多年生物降解地膜冬种马铃薯覆膜试验,累计示范推广面积10000亩,辐射面积达到20万亩。

“全生物降解地膜和普通地膜一样可满足农业生产中的各项需求,但在增产、满足机械化采收、环保以及增加经济效益方面,比普通地膜更好。”省生医所副所长谢东说,以广东省冬种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为例,使用全生物降解地膜可比普通地膜增加250元/亩的纯收入。

为使参会人员更好的认识和了解全生物降解地膜替代技术,省生医所生态环境材料团队制作上百份了“生物降解地膜科普宣传画册”在现场发放。同时,省生医所还将自主研制的生物降解地膜免费提供给参会农民试用,使其切身体会到生物降解地膜的使用效果。

本次培训会是省生医所第六党支部将党建活动、科技业务推广以及切实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紧密结合的一次活动。不仅扎实开展了“我为群众办实事”相关实践,还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地膜污染防控意识,为推动广东省农田地膜残留污染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以及广东省农业绿色转型升级贡献了力量。

相关文章

推荐产品更多>>

最新求购更多>>

投稿报料及媒体合作

E-mail: 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