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广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粤ICP备1813696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01000
来源: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 2025-02-13 17:19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形势,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全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顺利实现。在宏观政策落地显效以及产业调整步伐加快背景下,我国塑料加工业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导向,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努力,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行业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塑料加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有力支撑工业经济稳增长。
目录
catalog
一、2024年塑料制品产量分析
1、塑料制品全年产量
2、塑料制品月度产量
3、细分领域产品产量
4、各区域塑料制品产量
5、主要省区塑料制品产量
6、塑料加工专用设备产量情况
二、2024年塑料加工业效益分析
三、2024年塑料制品出口分析
四、行业现存主要困难和问题
1、国内有效需求不足,营销压力持续加大
2、科技创新能力偏低,新产品研发能力有待提升
3、无序竞争阻碍发展,行业规范亟须加强
4、全球贸易环境复杂,贸易壁垒仍需警惕
五、行业前瞻分析及发展建议
1、坚定发展信心,抢抓发展机遇
2、强化创新引领,推动行业进步
3、坚持绿色理念,聚焦可持续发展
4、推进国际化工作,增强国际竞争力
5、通过品牌宣传,扩大应用市场
6、提质降本增效,提高盈利水平
一、2024年塑料制品产量分析
1、塑料制品全年产量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全国塑料制品行业汇总统计企业完成产量7707.6万吨,同比增长2.9%。产量进一步向疫情前水平迈进。单就产量增长率而言,仍有较大上升潜力。2014-2024年我国塑料制品产量及增长率见图1。
图1 近年我国塑料制品产量及增长率
2、塑料制品月度产量
2024年,受开年补库需求、产能调整及统计基数改变等多种因素影响,塑料制品产量呈现出开年高耸,随后回落并保持平稳的走势。随着稳经济增长政策陆续发布与积极落实,进入下半年后,产量呈现回升态势,各月增幅虽仍有一定起伏,但行业整体运行向好。详见表1、图2。
表1 全国塑料制品月度产量表(单位:万吨)
图2 全国塑料制品产量同比和累计增长情况
3、细分领域产品产量
具体到塑料制品的各细分领域,包括塑料板管型材、塑料丝绳及编织品、塑料包装箱及容器、塑料零件及其他塑料制品类别的产量为4859.5万吨,占比高达63%。占比第二位是塑料薄膜,产量1785.6万吨,占比23.2%;其中农用薄膜产量为81.6万吨,同比增长5.5%。此外,泡沫塑料产量同比增长1.0%,日用塑料产量同比增长3.5%,塑料人造革及合成革产量同比增长1.0%。详见表2。
表2 塑料制品细分领域产品产量、增幅及占比
4、各区域塑料制品产量
从区域情况来看,2024年,东部十省区(统计数据未含港澳台地区产量)塑料制品产量4895.2万吨,同比增长3.3%,全国占比63.5%,较2023年全国占比增长0.2个百分点;中部六省塑料制品产量1785.8万吨,同比增长19.9%,全国占比23.2%,全国占比较2023年增长3.3个百分点;西部十二省区塑料制品产量885.6万吨,同比下降20.2%,全国占比11.5%,较2023年全国占比下降3.2个百分点;东北三省塑料制品产量140.9万吨,同比下降7.3%,全国占比1.8%,较2023年全国占比下降0.2个百分点。详见表3。
表3 各区域塑料制品产量、全国占比
5、主要省区塑料制品产量
从省区情况来看,年度产量排名靠前的依然是广东省、浙江省、湖北省、江苏省、福建省、山东省等传统大省,且优势稳固。其中,湖北省凭借78.8%的同比增长率,比上年上升一位位居第三。2024年全国塑料制品产量前十的省区中,东部地区省份超过半数,广东省全年完成产量1378.1万吨,同比虽下降4%,但依然位居第一,全国占比17.9%;浙江省全年完成产量1301.1万吨,与上年基本保持同一水平,全国占比16.9%。2024年全国塑料制品产量前十的省区,贡献了占全国比例81.6%的产量,基本保持了同等水平,凭借深厚的轻工业底蕴、多元的产业结构及完善的产业配套与区位聚集优势,塑料制品传统大省的优势持续稳固。详见表4。
表4 2024年主要省市区产量、增幅及全国占比
塑料薄膜全年产量最高的5个省份依次是:浙江省、广东省、江苏省、福建省、山东省;农用薄膜产量最高的5个省份依次是:甘肃省、云南省、山东省、广东省、河南省;作为农用薄膜的主产省份,甘肃省在该细分品类的年度产量同比增长20.2%,由上年的第三位跃升至第一位。泡沫塑料产量最高的5个省份依次是: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福建省、河南省。在日用塑料制品领域,广东省与浙江省继续高居产量前列,且优势十分显著。在塑料人造革及合成革领域,浙江省在该细分品类的年度产量依然排名首位,福建省紧随其后。
6、塑料加工专用设备产量情况
我国塑料加工专用设备产能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广东与浙江两省产量占据全国产量的七成以上。2024年,在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等政策以及出口增长影响下,全国塑料加工专用设备产量有所提升,同比增长5.3%。详见表5。
表5 2024年各省份塑料加工专用设备生产情况
二、2024年塑料加工业效益分析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全国塑料制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4%。(本节详细信息,详见《2025中国塑料工业年鉴》或《中国塑协通讯》2025年2月刊)
三、2024年塑料制品出口分析
2024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3.85万亿元,同比增长5%,外贸规模再创历史新高。我国塑料制品行业与我国外贸大趋势同步,持续释放澎湃动能。据海关总署数据,2024年塑料制品出口总额1060.9亿美元,同比增长5.4%,贸易顺差882.9亿美元,占全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顺差的8.9%。在近年外部环境动荡不安、贸易保护主义蔓延等不利因素交织的背景下,我国塑料制品行业的外贸运行展现出较强的韧性。2014-2024年我国塑料制品出口额及增长率情况见图3。
图3 近年我国塑料制品出口额及增长率情况
四、行业现存主要困难和问题
1、国内有效需求不足,营销压力持续加大
国内市场有效需求疲弱,消费意愿的偏低,致使企业生产意愿不强,库存长期维持在高位,企业进一步降低了开工率与用工规模。需求端的疲弱同时促使原材料采购价格波动,但塑料加工类企业的利润空间仍因用工、闲置损耗、物流等各类成本的叠加而被严重挤压,整体盈利水平降低,行业营销压力依然较大。
2、科技创新能力偏低,新产品研发能力有待提升
我国塑料加工业以中小企业居多,这些企业在先进运营管理体系建设方面普遍缺失,加之在技术创新、工艺研发等方面投入较低,产学研对接及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致使自身制品迭代速率较慢,市场竞争力不强,制约着行业企业发展。此外,产能建设过度集中让“低端过剩、高端进口”的矛盾日趋明显,解决产品供需不对称的产业结构调整迫在眉睫。
3、无序竞争阻碍发展,行业规范亟须加强
当前,塑料加工行业中小企业数量远超规上企业,为行业管理带来巨大压力。鉴于中小企业普遍生存难度大,诸如同质化产品众多、低价位竞争、产品品质良莠不齐等问题极易引发。个别中小企业在诚信建设方面同样缺失,致使行业存在质量水平低下的产品扰乱正常市场秩序的现象。规上企业是行业的领导者,中小企业则是行业的主力军,中小企业因自身盈利水平低、资金渠道匮乏、抗风险能力弱,外加缺少话语权,极易陷入无序竞争,乃至陷入恶性循环。因此,行业合规管理体系建设亟须规范和完善。
4、全球贸易环境复杂,贸易壁垒仍需警惕
2024年,我国塑料制品出口同比增长,顺差值相比上年继续提升,既体现了行业发展韧性,也预示着国际市场需求的逐步稳定。不过,全球贸易环境极其复杂,国际各方面因素影响及市场相关政策的不确定性随时影响着行业的外贸运行与企业的海外业务。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势头愈演愈烈,欧美市场针对中国部分出口商品的贸易壁垒增加,特别是中美之间的持续贸易紧张,对美出口将产生影响。同时,部分细分领域的外贸企业受制于海外原材料采购与经营成本上升、相关出口退税政策的变化等因素,外贸可能面临严峻局面。
五、行业前瞻分析及发展建议
1、坚定发展信心,抢抓发展机遇
当前,全球经济走势仍存在高度不确定性,国内市场需求不足,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市场竞争空前激烈,唯有坚定发展信心,抢抓发展机遇,才能握有发展主动权。随着扩大有效投资、提振市场信心、促进消费恢复等系列政策的密集出台,为促进行业经济稳定增长提供了有效支撑。为此,要结合经济运行实际,用足用好国家增量政策,在市场需求所塑造的广阔机遇下,通过提升产品的功能性、多样性,在满足市场新需求的同时,持续坚定发展信心。
2、强化创新引领,推动行业进步
当前,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持续动力,促使企业不断研发新技术、新产品以回应市场需要。为此,要强化科技创新引领,进一步推动产业提质升级,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新产品拉动市场新需求,激发市场新活力。通过创新研发新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带动市场需求的增加,从而推动产值的增加,促进行业经济发展。
3、坚持绿色理念,聚焦可持续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节能减排,加快绿色转型是行业企业长期努力的方向。要通过绿色发展带动市场需求的增长,通过绿色发展促进行业经济运行水平的提升。
4、推进国际化工作,增强国际竞争力
要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参与行业贸易规则制定。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持续保持竞争优势,适应市场需求。通过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国际市场的占有力,基于良好的品牌影响力与坚实的产品竞争力,进一步扩大出口量,长久保持我国塑料制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
5、通过品牌宣传,扩大应用市场
构建良好的品牌形象,不仅有利于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累积更多实力、赢得更多主动,也有利于行业经济的长远发展。为此,要积极宣传产品的功能性,提升产品在市场中的知名度与认可度。同时,在用好政策的同时,努力提升营销能力以进一步扩大应用市场。
6、提质降本增效,提高盈利水平
针对行业当前面临的利润下滑现状,要进一步推进提质、降本、增效,以提升盈利能力。通过优化结构,完善创新体系,加强质量管理,优化生产系统,盘活库存等工作,提高产品质量,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在盈利能力提升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轻工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塑料加工业是推动我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有力支撑、坚实保障。行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是提升产业集群质量引领力,破解高水平科技创新难点,构筑高质高效供给体系,助力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突破口。2025年,随着扩大投资、稳外贸、稳外资的一系列政策出台,相关叠加效应将进一步释放,从而将确保行业稳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我国塑料加工业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将愈发稳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将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