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安德巴赛尔全球战略调整:美国扩产丙烯与欧洲资产评估的双轨并行

来源:慧正资讯 2025-03-28 12:04

近日,利安德巴赛尔(LyondellBasell,LYB)宣布了一项重大投资计划:将斥资扩建其位于美国休斯敦Channelview综合体的丙烯产能。这一项目不仅是LYB近年来在北美市场的重要布局,更与其同期启动的欧洲资产战略评估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全球化工行业格局的深刻变动。

1 - 鍓⬜湰 (5).jpg美国扩产:技术驱动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匹配

根据LYB的规划,Channelview扩建项目将于2025年第三季度动工,2028年底正式投产,年产能预计达40万吨丙烯。引人注目的是,该项目将采用烯烃复分解技术,将乙烯高效转化为丙烯,并进一步生产聚丙烯(PP)和环氧丙烷(PO)等高附加值产品。

这一技术选择体现了LYB对资源利用效率的前瞻性考量。美国页岩气革命后,乙烷裂解制乙烯的成本显著降低,导致乙烯供应过剩,而丙烯需求却因下游产业的扩张持续增长。通过复分解技术,LYB不仅解决了乙烯过剩的难题,还精准匹配了聚丙烯和环氧丙烷的市场缺口——这两类材料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医疗器械、汽车零部件、建筑保温等领域,尤其是新能源车轻量化、绿色包装等趋势下需求持续攀升。

此外,美国墨西哥湾沿岸的区位优势显著:低廉的能源成本、完善的化工基础设施,以及靠近终端市场的物流网络,均为LYB的扩产计划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欧洲收缩:高成本压力与战略重组的必然选择

与北美市场的积极扩张形成反差的是,LYB在欧洲的业务正面临收缩风险。2024年5月,LYB宣布对欧洲的烯烃、聚烯烃及中间体资产进行战略评估,其中包括与科思创(Covestro)合资的鹿特丹Maasvlakte工厂。该工厂拥有31.5万吨/年环氧丙烷和64万吨/年苯乙烯单体的产能,是全球同类装置的标杆,但其运营正受到欧洲能源价格高企、环保法规趋严及需求疲软的多重冲击。

欧洲化工行业的困境已非个案。近年来,巴斯夫、英力士等企业纷纷缩减欧洲产能,转向北美或亚洲。LYB的评估可能指向两种路径:一是剥离高成本资产,二是通过技术升级提升竞争力。但无论结果如何,LYB的欧洲战略收缩已成定局,其资源向高回报地区倾斜的趋势不可逆转。

利安德巴塞尔在中国主要聚焦聚烯烃、先进材料等

利安德巴赛尔(LyondellBasell)作为全球领先的化工企业,近年来在中国通过合资、技术合作和战略投资持续扩大布局,主要聚焦于聚烯烃、先进材料等领域。

2024年6月14日,利安德巴赛尔(LYB)宣布其高新材料业务(APS)大连工厂新增的一条生产线正式投产,进一步扩大其在中国的业务。新生产线将生产一系列高性能、高质量的聚丙烯复合材料,主要应用于汽车行业。新生产线的年产能为20,000吨,也是大连工厂的第二条生产线,将助力大连工厂现有产能翻番,从而增强公司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的能力。

全球化工格局重构:区域化与低碳化并进

LYB的双轨战略折射出全球化工行业的深层变革:

区域化生产取代全球化:地缘政治冲突和供应链风险促使企业将产能靠近资源地与消费市场。美国凭借页岩气优势和《通胀削减法案》的补贴,成为化工投资热土;亚洲则依托快速增长的终端需求吸引产能;欧洲在高成本压力下面临“去工业化”挑战。

技术驱动低碳转型:烯烃复分解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效率,还减少了传统石脑油裂解工艺的碳排放。LYB此前已承诺到203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强度降低30%,此次扩产项目或将成为其低碳化技术落地的范本。

产业链垂直整合:从丙烯到聚丙烯、环氧丙烷的一体化生产,增强了LYB在下游高利润领域的控制力,同时也降低了市场波动风险。

LYB的战略调整标志着化工行业进入“选择性全球化”时代——企业需在成本、市场和政策间寻找最优解。对于中国化工企业而言,这一案例的启示在于:

加速技术迭代:通过催化技术、循环工艺突破资源约束;

强化区域布局:关注北美页岩气、中东廉价原料及东南亚新兴市场的机会;

拥抱低碳转型:碳关税(如欧盟CBAM)倒逼下,清洁生产技术将成为核心竞争力。

未来,随着LYB美国项目的推进和欧洲资产的评估结果落地,全球化工版图或将进一步分化,而技术领先与战略灵活性将成为企业突围的关键

相关文章

推荐产品更多>>

最新求购更多>>

投稿报料及媒体合作

E-mail: 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