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广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粤ICP备1813696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01000
来源:慧正资讯 2025-04-10 13:53
慧正资讯:在汽车产业技术迭代加速的背景下,涂料与涂装领域正成为驱动行业创新的关键环节。3月下旬,国内知名涂料企业中山大桥化工集团接连亮相两场行业高端论坛,其技术成果引发广泛关注。
新能源汽车色彩革命 技术赋能个性化设计新潮流
在汽车产业年轻化转型浪潮中,车身色彩设计正从功能需求转向情感表达。北京举办的2025汽车色彩流行趋势论坛揭示,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愈发青睐高饱和度色系与动态视觉效果,渐变喷涂、随角异色等工艺需求激增。
2025年3月25-26日,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汽车涂装互联创新中心主办的2025汽车色彩流行趋势与涂装创新技术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主要围绕“汽车色彩流行趋势与涂装创新技术”展开。会上中山大桥化工集团汽车涂料事业部邓国洪先生带来《新能源汽车的个性化色彩设计》主题分享。
中山大桥化工集团技术专家邓国洪在论坛提出"漆膜色彩高级感"三维评价体系,指出视觉冲击力需通过纳米级色浆分散技术、光学镀膜工艺实现,同时需匹配Z世代对国潮审美的文化认同。该集团研发的智能调色系统,可支持车企实现10万种以上的个性化配色组合,其参与的某新势力和传统车企联名车型,更以"霓虹渐变"涂装创下预售纪录。
中山大桥化工集团汽车涂料事业部 邓国洪
技术突破背后是材料科学的支撑。邓国洪披露,要实现随角异色效果,需攻克微米级铝粉定向排列技术;而高质感哑光清漆的耐候性,则依赖于新型有机硅改性树脂的研发。这些技术成果已应用于多款市场主流车型,推动汽车色彩从"批量生产"向"用户共创"模式转变。
涂料国产化破局 技术突围加速汽车产业链自主
全球贸易环境剧变背景下,汽车涂料供应链安全成为行业焦点。上海举行的2025汽车涂装科技创新论坛传出消息,国产涂料企业正在突破外资技术封锁,加速实现关键材料自主化。
论坛数据显示,汽车涂料国产化面临三大核心挑战:高端水性树脂合成技术长期被外资垄断,关键设备依赖进口,以及涂装工艺数据库缺失。会上中山大桥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产品工程研究院应用技术中心刘晓波先生带来《汽车涂料国产化技术研究与应用》主题分享。中山大桥化工集团技术专家刘晓波指出,外资企业通过控制环氧树脂、丙烯酸乳液等核心材料,长期压制国内技术发展,导致自主涂料企业长期困于中低端市场。
技术突破成为破局关键。据行业披露,该集团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创新,成功开发出耐候性提升30%的水性羟基丙烯酸树脂,配合自主构建的涂装工艺AI模型,已实现涂料全生命周期国产化。其研发的某款高固体分涂料,不仅VOC排放降低45%,更通过国内某头部新能源车企的严苛耐候性测试。
中山大桥化工集团产品工程研究院应用技术中心 刘晓波
市场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随着比亚迪、吉利等自主品牌高端车型销量突破,国产涂料迎来替代窗口期。行业分析师认为,中山大桥的技术突破不仅打破外资垄断,更推动建立涂料-整车协同开发新模式,为产业链安全提供战略支撑。
未来,中山大桥化工集团将持续关注汽车涂料色彩研究,深化汽车涂料技术开发与应用,与行业一同探索更多绿色创新技术,助力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迈向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