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净利率下降至4.5% 粉末涂料双轮驱动“向新”转型

来源:慧正资讯 2025-04-18 11:27

慧正资讯,作为涂料领域低碳转型的先锋,粉末涂料正经历技术迭代、政策助推与市场竞争的多重洗礼。在环保政策的持续赋能下,粉末涂料行业正在产能增长与利润承压之中探索突围之路。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届中国粉末涂料涂装产业论坛上,中国涂料工业协会粉末涂料涂装分会理事长骆飚指出,粉末涂料的绿色属性和综合性能是核心竞争力,而产业破局必须从“向新”入手,拓展新应用领域如新能源、机器人等,推动“漆改粉”、“水改粉”,通过技术升级实现降本增效。

鍥剧墖1.jpg


需求增加无法改变同质化竞争困局

发展论坛了诸多内容均回溯了中国粉末涂料的发展历程。粉末涂料以工业防腐为起点,凭借无溶剂、低能耗的环保优势快速拓展应用场景。静电喷涂技术的突破成为关键转折点,不仅破解了早期工艺效率低下的难题,更推动其大规模应用于建筑、汽车、家电等多元领域。

随着环保政策的持续加码,粉末涂料迎来新的成长契机。2024年初实施的《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首次纳入粉末涂料与树脂。同年,八部门联合印发的《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限制高VOCs溶剂型涂料,推动粉末涂料向大飞机、高铁、新能源等高端制造领域渗透,将涂料粉末企业向高性能、功能化方向发展。

据慧正资讯了解,2024年中国涂料总产量同比下降1.6%,粉末涂料却逆势增长11%,达到239万吨。尽管产量增长显著,但并未带来相应的收益转化,行业收入增长仅为2%,净利率从5.5%下降至4.5%。这暴露出产业链发展的深层矛盾:产能过剩已演变为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挑战。

鍥剧墖2.jpg

粉末涂料的上游供应链中,聚酯树脂领域前三强产能已突破83.65万吨,远超当年市场需求总量,而粉末涂料百强企业产能足以覆盖全部市场需求。具体来看,聚酯、环氧等上游原料端拥有5万吨以上产能的企业超20家,粉末涂料生产企业多达7000余家,下游喷枪、涂装设备等配套领域亦存在重复建设。

产能过剩导致上游价格竞争加剧,粉末涂料行业因同质化严重、技术迭代缓慢,造成盈利减少。除此之外,行业产能结构性过剩与行业巨头扩产叠加,使得中小企业生存空间遭遇挤压。

科研破局“向新”拓展新应用领域

根据骆飚理事长的介绍,粉末涂料行业正加速构建应用场景拓展与技术升级的双轮驱动模式,力求在低碳转型浪潮中破解发展瓶颈。

粉末涂料行业正加速挖掘传统领域与新兴市场的替代潜力,进行应用场景拓展。首先在集装箱、卷材、通用防腐等传统应用场景,通过工艺优化实现15%的降本效率,粉末涂料预计可替代70万吨液体涂料市场,还可以向木器漆、石膏板及热敏基材等领域渗透,约30万吨的替代空间将带来显著的成本优化效应。与此同时,程及农用机械、新能源储能、工业机器人等新兴市场,预计能够释放超过80万吨的新增需求。

鍥剧墖3.jpg

更长远来看,在汽车原厂漆领域78万吨的市场替代空间下,粉末涂料能够凭借环保与性能双重优势,较传统工艺可实现25%的降本,并有望重塑汽车涂装供应链生态。国内市场作为增长主引擎,已形成超过153万吨的待开发应用空间,这将推动行业从粗放式规模扩张转向精细化价值深耕,逐步化解产能过剩危机。

针对性能短板与治理成本高昂的挑战,行业还在技术升级方面展开多维突破。固化技术迭代方面,红外固化、UV光固化、电子束固化等高效工艺逐步推广,能够有效缩短生产周期并降低能耗。配方创新需要突破重点聚焦低温固化粉末涂料研发,通过材料改性将固化温度从180℃逐步降至95℃,显著拓宽应用场景边界。

接着,非静电水溶性粉末涂装技术能够解决3C电子、医疗器械等复杂工件涂装难题。基材适配扩展方面,粉末涂料在镁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石膏板等新型基材应用,能够覆盖交通、建筑、新能源等多元场景。

该技术升级矩阵不仅强化了粉末涂料在成本、性能维度的竞争优势,更通过拓展应用场景边界,为行业开辟出绿色转型与价值链攀升的双通道。

鍥剧墖4.jpg

在协会平台助力赋能企业方面,骆飚理事长表示,中国涂料工业协会粉末涂料涂装分会将通过搭建平台、制定标准、推动数字化转型等方式赋能产业链,同时,建议企业可跟随“一带一路”战略出海,深耕目标市场,以技术和产业链优势提升国际影响力。

相关文章

推荐产品更多>>

最新求购更多>>

投稿报料及媒体合作

E-mail: 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