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8会战组”成立59周年 国产船舶涂料踏浪前行

来源:慧正资讯 2025-04-18 17:40

慧正资讯,4月18日,是“418舰船涂料科研协作组”(简称“418会战组”)成立59周年的纪念日。“418会战组”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船舶涂料自主研发的开始,实现了从无到有、从仿到创的突破。其成果不仅满足了海军舰船的需求,还在民用船舶上得到广泛应用,并出口到新加坡、香港和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418精神”激励了全国海洋涂料研究开发工作人员奋发图强,勇于创新。

1966年4月18日,为响应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化工部联合海军、六机部等30余家单位发起成立“418会战组”,开启了中国船舶涂料自主研制的征程。

在无经验可循的条件下,“418 会战组”对沥青、乙烯树脂及环氧酯等树脂体系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先后成功研制出一年半 、 二年半 、三年期效防污涂料和铝壳艇防污涂料等15个品种,防锈涂料12个品种。其中71-33防污涂料荣获1978年科学大会奖和省市科学大会奖。当时期效最长的72-19五年期防污涂料,在后来的海军大型舰只的建设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鍥剧墖7.jpg

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以会战组技术骨干为基石组建的“化工部海洋涂料研究所”正式成立。2000年,改制为海洋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为“海化院”)后,传承“418精神”持续创新,推动船舶涂料技术的持续进步,续写中国船舶涂料创新发展的篇章。

据统计,海化院在“七五”至“十四五”期间承担国家及省市科技项目超200项,占比全国海洋涂料科研60%以上,10次斩获国家科技大奖,主导制定多项国际标准。其研发的 T54/T60 阻尼涂料已成功应用于千余艘船舶,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养殖工船“国信1号”、最大无人货运机W5000均采用其涂料技术。

国产船舶涂料企业崛起 技术创新打破海外垄断

从“418 会战组”的开拓到海化院的领航,中国船舶涂料行业历经半个多世纪的自主创新,书写了从跟跑到并跑的技术进步历程。如今,国产船舶涂料企业正以技术突破为支点,撬动全球船舶涂料市场的竞争版图。

当前船舶涂料市场呈现增长态势,2024年中国船舶涂料产量达到126万吨,同比增长18.9%,产值达到255亿元,同比增长2.4%。这一增长既源于全球船舶制造业回暖的需求支撑,更得益于国产企业技术创新的驱动。随着“双碳”目标及环保政策推动下,船舶涂料行业正加速向低碳化、低VOCs方向转型进程。

鍥剧墖8.jpg

国产船舶涂料通过突破技术壁垒,不仅实现关键领域自主可控,更以技术创新驱动全球市场拓展。双瑞涂料在国能607、608船项目中,凭借环保型船用涂料系统脱颖而出。此外,双瑞涂料还成功解决冬季低温施工、复杂曲面涂装等12项工艺难题,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展现出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鍥剧墖9.jpg

(图源网络)

同样,在高性能船舶防污漆领域,德威涂料自主研发的自抛光防污漆9000S,运用新一代甲基丙烯酸硅烷技术,实现了低摩擦与自平滑性能的双重提升,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麦加芯彩也在船舶涂料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其产品已进入中国、挪威、美国三家船级社的测试验证阶段,一旦通过认证,将为公司业绩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海隆集团的崛起则揭示了民族企业的破局密码。早在2012年,海隆集团就开始布局船舶涂料板块,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海隆集团成功打破了外资在高端船舶涂料的市场垄断局面。其中,海隆赛能自主研发的远洋长效自抛光防污涂料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实现了国产替代及国内领先,为中国船舶涂料行业的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

产学研协同成为技术发展的重要助力。宁波材料所牵头成立了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海洋防护材料与工程技术科技创新团队”,针对船舶、海洋平台等特定环境,开发出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涂料。这些涂料的成功研发和应用,不仅打破了国外技术的垄断,更为保障我国海洋装备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与此同时,华南理工大学早在在2010年就聚焦在海洋工程领域,组建了由张广照教授领导的海洋工程材料团队。团队以高分子溶液与界面物理化学为基线,根据海洋工程、土木工程等工程需求,发展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并开展相关基础研究,并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动态表面防污”的概念,成功研制主链降解高分子基防污材料并实现规模化应用,开辟了海洋防污新路径。值得一提的是,广东达尔新型材料有限公司与华南理工大学的产学研合作项目“新一代高性能环保型船舶防污涂料”,已成功应用在重型远洋船舶上,助力20万吨散货轮船修缮,标志着国产海洋船舶涂料应用取得了重大突破。

鍥剧墖10.jpg

华南理工大学张广照教授主持第20届国际海洋腐蚀与污损大会(2024年6月)

2025年,中国船舶涂料行业迎来全球化布局的新纪元,领军企业正以“技术输出+区域深耕+政策协同”三维矩阵拓展国际市场。浙江鱼童在新加坡设立子公司,构建起覆盖东南亚至中东修船市场的战略网络,其本地化服务模式不仅精准填补区域需求缺口,更推动中国船舶涂料品牌实现市场深耕。

全球化布局能够为中国船舶涂料企业带来了战略优势。通过建立跨国公司和供应链网络,企业得以优化全球资源配置,并构建起应对贸易壁垒的防护体系。这种市场贴近与成本优化的双向突破,使中国船舶涂料在国际竞争中既保持价格优势,又能有效规避反倾销等风险,形成灵活稳健的战略格局。

站在 “418 会战组” 成立 59 周年的节点上,回顾过去,中国船舶涂料行业的发展历程,是自主创新与技术突破的生动实践。未来,随着行业持续聚焦研发创新、拓展全球市场,中国船舶涂料行业有望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全球海洋装备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相关文章

推荐产品更多>>

最新求购更多>>

投稿报料及媒体合作

E-mail: 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