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NOC收购科思创获欧盟放行!中东能源巨头的转型棋局

来源:慧正资讯 2025-05-09 09:15

5月6日,欧盟委员会宣布无条件批准阿联酋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DNOC)以166亿美元收购科思创的交易。这标志着中东能源资本向高附加值化工领域扩张迈出关键一步,也折射出全球能源转型浪潮下,传统石油巨头的战略转向。

欧盟“绿灯”背后的逻辑:业务无重叠的合规性

欧盟反垄断机构此次快速放行,核心逻辑在于ADNOC与科思创的“业务互补性”。ADNOC作为中东石油巨头,核心业务覆盖油气勘探、炼化及传统能源出口;而科思创专注于高性能材料领域,其聚碳酸酯、特种涂料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轻量化、建筑节能和电子设备制造,两家公司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不存在直接竞争。

根据欧盟合并控制条例(EUMR),交易若未导致市场集中度显著上升或消除潜在竞争者,则无需附加条件。科思创虽为全球领先的化工企业,但其业务与ADNOC现有布局的“零重叠”有效规避了反垄断风险。这也为后续跨国并购提供了一种范式:通过选择非竞争性标的,降低监管阻力。

ADNOC的转型野心:从石油到高附加值化工

此次收购是ADNOC成立50年来规模最大的跨国交易,其战略意图清晰:

摆脱“石油依赖症”:阿联酋正加速推进“后石油经济”战略,计划到2030年将工业部门对GDP贡献率从目前的25%提升至30%。收购科思创可将ADNOC的石化产业链延伸至高端材料领域,利用后者在汽车、新能源等行业的客户网络,对冲传统能源市场波动风险。

技术协同与市场扩张:科思创在低碳材料研发上具有优势,例如生物基聚氨酯、可回收塑料等,这与ADNOC近年提出的“蓝色氨”“低碳柴油”等清洁能源战略高度契合。通过整合技术,ADNOC可加速向全球化工价值链上游攀升,与巴斯夫、陶氏等巨头争夺市场份额。

地缘经济布局:科思创在德国、中国、美国拥有20余个生产基地,ADNOC借此可深化在欧洲和亚洲的产业布局,尤其在欧洲碳关税(CBAM)即将实施的背景下,本地化产能将成为规避贸易壁垒的关键筹码。

科思创的“妥协”与挑战

尽管交易获欧盟批准,但科思创在5月6日同步下调了2025年核心利润(EBITDA)预期,从原定的17亿-22亿欧元降至14亿-18亿欧元,主因是全球经济放缓导致建筑、汽车行业需求疲软及能源成本高企。这一调整或反映其短期经营压力,但ADNOC显然更看重长期战略价值。

科思创管理层对交易进展保持沉默,仅强调“与XRG(ADNOC投资部门)合作推进监管程序”,暗示其将依托ADNOC的资本与资源注入,加速向高利润特种化学品转型。然而,如何平衡中东资本与德国本土管理层的决策权,以及应对欧盟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如REACH化学品监管),将是整合后的核心挑战。

监管“暗礁”:FSR审查的潜在风险

尽管南非、印度等新兴市场已无条件批准交易,但欧盟《外国补贴条例》(FSR)审查仍是最后一道关卡。FSR自2023年生效后,要求非欧盟企业在并购中披露是否接受政府补贴,若认定补贴扭曲市场,欧盟有权否决交易或强制剥离资产。

ADNOC作为阿联酋国有企业,其资金是否涉及政府补贴将成为审查焦点。尽管其2023年收购Fertiglobe时曾通过FSR审查,但科思创交易规模更大、产业敏感性更高,欧盟可能要求更严格的财务透明度承诺。此外,德国国内对关键工业资产外流的担忧也可能施压监管机构附加就业保障等条件。

全球能源转型的缩影

ADNOC收购科思创不仅是企业层面的资本运作,更是全球能源秩序重构的缩影:

中东资本的“突围”:沙特阿美、卡塔尔能源等近年频繁收购海外化工、氢能资产,试图将石油财富转化为技术主导权。

欧洲工业的“依附”:欧洲化工企业面临能源成本高企与低碳转型的双重压力,引入中东资本或成“续命”选择,但也可能加剧技术依赖风险。

监管博弈升级:欧盟试图通过FSR等工具平衡外资开放与产业保护,但若规则被政治化,可能阻碍跨国资本流动效率。

ADNOC收购科思创的交易预计将于2025年底前完成,若成功落地,将重塑全球化工产业格局。短期内,欧盟FSR审查与科思创业绩修复是两大变量;长期看,这场交易能否实现“石油资本”与“绿色技术”的化学反应,将考验ADNOC的战略定力与整合能力。而对于欧洲而言,如何在吸引外资与保护产业链安全之间找到平衡点,或成为更深刻的命题。

相关文章

推荐产品更多>>

最新求购更多>>

投稿报料及媒体合作

E-mail: 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