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广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粤ICP备1813696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01000
来源:慧正资讯 2025-07-16 15:54
慧正资讯,7月14日,广州集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集泰股份”)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揭开了公司上半年经营的“成绩单”。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业绩同比由盈转亏,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700万元-1000万元,较上年同期的盈利568.68万元下降223.09%-275.8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亏损800万元-1200万元,同比降幅达434.17%-601.25%,基本每股收益也由盈转亏,呈现0.0183元/股-0.0261元/股的亏损。这份业绩预告,折射出这家以胶黏剂和涂料为主业的企业正遭遇周期性波动带来的严峻考验。
业绩变脸:下游市场周期性波动成主因
从盈利到亏损的转变,背后是下游市场的“冰火两重天”。集泰股份在公告中明确指出,上半年整体收入与利润同比下滑,核心诱因是下游海运集装箱制造及建筑工程市场的周期性波动。
具体来看,海运集装箱制造市场受全球贸易增速放缓冲击,新箱需求出现阶段性收缩。这一变化与2024年形成鲜明对比——去年受益于集装箱行业复苏,公司集装箱胶和漆实现销售收入3.915亿元,同比大增189.25%,销量同比飙升204.23%。而今年上半年,这一业务的收缩直接拖累了整体业绩。
建筑工程市场的表现同样承压。尽管家装市场业务保持增长,但建筑工程市场受新开工公建项目不足、终端需求释放乏力等因素制约,导致传统主业短期承压。回溯2024年,建筑胶业务已显露疲态,当年销售收入同比大降25.46%至6.643亿元,今年上半年这一颓势未能扭转。
周期依赖下的“增长悖论”
集泰股份的业绩波动,凸显出对强周期行业的深度依赖。2024年,公司凭借集装箱行业复苏实现归母净利润1928万元,同比增长88.27%,其中集装箱胶漆业务的爆发是核心驱动力。但这种依赖也让公司难以抵御行业下行冲击——2025年全球贸易放缓、国内公建项目开工不足,直接导致去年的增长引擎“熄火”。
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试图培育的“第二增长曲线”尚未形成有效支撑。尽管2025年上半年家装市场业务增长、新能源用胶等工业类用胶市场被列为战略方向,但目前这些业务销售规模较小,难以对冲传统主业下滑的压力。数据显示,2024年涂料产品(含集装箱漆)虽实现54.84%的销售收入增长,但建筑胶业务的大幅下滑已暴露结构性隐患,而今年上半年新能源业务的“蓄力”尚未转化为业绩增量。
下半年突围:新能源赛道能否破局?
面对上半年的业绩压力,集泰股份将希望寄托于下半年的战略调整。公司计划在稳健经营传统业务的同时,重点拓展新能源用胶等工业类用胶市场,通过技术迭代与市场拓展提升第二增长曲线的业务占比,增强抗周期能力。
这一转型路径具有一定合理性。新能源产业的快速扩容已是行业共识,光伏组件、动力及储能电池等领域对高性能胶黏剂的需求持续增长,与集泰股份的技术积累存在契合点。但挑战同样明显:一方面,新能源用胶市场竞争激烈,头部企业已占据先发优势;另一方面,业务转型需要时间沉淀,从技术研发到市场开拓再到形成规模效应,短期内难以见效。
此外,传统业务的复苏节奏仍存不确定性。海运集装箱需求与全球贸易增速密切相关,建筑工程市场则依赖国内基建投资力度,这些外部因素并非企业所能左右。因此,集泰股份能否在下半年实现业绩修复,不仅取决于自身战略执行,还需看下游周期能否回暖。
集泰股份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变脸,是周期性行业企业经营困境的一个缩影。从依赖集装箱行业复苏实现增长,到受全球贸易放缓拖累由盈转亏,公司的业绩波动深刻反映了传统制造业的生存挑战。
对于集泰股份而言,拓展新能源用胶等第二增长曲线是破局的关键,但这一过程注定漫长且充满不确定性。如何在稳住传统业务基本盘的同时,加速新业务的市场渗透,将是检验公司战略定力与执行能力的核心命题。下半年的业绩修复之路,或许才是对公司转型决心的真正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