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广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粤ICP备1813696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01000
来源:大海外 2025-08-06 11:54
2025年上半年,印度尼西亚经济增长势头有所放缓。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4.87% ,第二季度估计为4.94% ,略低于政府目标,但符合国际机构的预测 。贸易方面,上半年贸易顺差达到194.8亿美元 ,同比增长25% ,但对华贸易逆差扩大 。通货膨胀率保持在较低水平,并处于印度尼西亚银行(BI)的目标区间内 。投资表现强劲,上半年实际投资同比增长13.6%。 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是家庭消费和强劲的投资,特别是对下游矿产行业的投资 。农业部门在第一季度也做出了显著贡献 。印度尼西亚银行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降息来支持经济活动,同时努力维持汇率稳定 。与此同时,面对国家收入下降,政府上调了财政赤字目标以资助关键项目。 尽管存在积极因素,但经济也面临挑战,包括私人消费和政府消费放缓 、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收缩 以及全球贸易紧张局势,特别是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 。2025年下半年的经济前景仍为积极,但将受到全球不确定性和国内政策干预有效性的影响 。 一、宏观经济表现
印度尼西亚经济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了温和增长,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4.87% ,进入第二季度,GDP预计增长4.94% 。 第一季度的增长率低于政府5.2%的年度目标,也远低于普拉博沃总统8.0%的长期目标。然而,这一增长率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2025年增长4.7%的预测 、世界银行4.7-4.8%的预测 以及亚洲开发银行(ADB)4.7%的预测基本一致。印度尼西亚银行(BI)也将其2025年增长预测修正为4.6-5.4%。
在经济增长的构成中,家庭消费贡献最大,在2025年第一季度增长了4.89% ,对GDP贡献了2.61个百分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投资)增速放缓至2.1%,是两年来的最差表现,对GDP贡献了0.65个百分点 。政府消费在第一季度收缩1.4% ,对GDP增长产生了负0.08个百分点的贡献 。货物和服务出口增长5.68% ,进口增长6.78% 。净出口对增长提供了适度提振,贡献了0.83个百分点。 从供给侧来看,农业部门在2025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10.52% ,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制造业在第一季度增长了4.31% 。采矿业在第一季度出现收缩 。服务业在第一季度也做出了显著贡献。
二、经济扩张的驱动因素
2025年上半年,印度尼西亚经济的增长得益于国内需求和投资的推动。
(一)国内需求
国内需求表现出复杂性。2025年第一季度,私人消费增长放缓至4.9% 或4.8% ,是自2023年第四季度以来最疲软的扩张 。尽管增速放缓,家庭消费仍是GDP的最大贡献者。消费者信心相对低迷,自2023年底以来呈下降趋势,普遍担忧财务稳定性和经济衰退 。消费者优先考虑应急资金和偿还债务,先买后付(BNPL)服务激增(使用率达37.9%),数字借贷比2023年增长27% 。奢侈品和非必需品支出下降,许多人推迟旅行计划,减少家居装修和娱乐支出。2025年斋月期间,传统上是消费高峰期,但明显更为低迷,旅行估计下降24%,资金流通下降12%,反映出谨慎心态。零售销售继续稳步增长,主要由食品、饮料和燃料等必需品类别推动 。汽车销售在2025年第一季度下降4.6%,由于价格障碍,购买意愿仍然较低 。
(二)投资
投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2025年上半年,印度尼西亚实际投资总额达到942.9万亿印尼盾(约合573.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6% 。仅2025年第一季度,实际投资额为465.2万亿印尼盾,同比增长15.9% 。这实现了政府全年1905.6万亿印尼盾投资目标的49.5%。
国内直接投资(DDI)和外国直接投资(FDI)上半年,国内直接投资(DDI)达到510.3万亿印尼盾,超过外国直接投资(FDI)的432.6万亿印尼盾 。第一季度,FDI贡献了230.4万亿印尼盾(占总额的49.5%),而DDI贡献了234.8万亿印尼盾(占总额的50.5%) 。第一季度FDI同比增长12.7%,DDI同比增长19.1%。
吸引投资的主要行业整体领先行业(2025年上半年)包括基础金属、金属制品(机械设备除外)行业(134.4万亿印尼盾)、交通、仓储和电信(110.7万亿印尼盾) 以及采矿业(102.2万亿印尼盾)。下游矿产行业成为2025年上半年最大的投资磁石,吸引了280.8万亿印尼盾(172亿美元)的实际投资,占总流入量的近30%,这得益于电动汽车生态系统的推动 。其中包括对镍(94.1万亿印尼盾)、铜(40万亿印尼盾)和铝土矿(27.7万亿印尼盾)的大量投资。
中国是2025年上半年FDI的第三大来源国,这一数字比去年同期略有下降 。中国的投资历来集中在能源(煤炭和水电)、交通(高速铁路)和关键矿产(镍加工)等关键基础设施项目。(三)出口
2025年上半年,印度尼西亚出口总额达到1354.1亿美元 ,同比增长7.70% 。进口总额达到1159.4亿美元,同比增长5.25% 。这使得上半年贸易顺差达到194.8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5%。非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增长8.96%至1283.9亿美元 ,而石油和天然气出口下降11.04%至7.03亿美元 。主要加工产品出口包括棕榈油、贱金属、农产品、半导体和其他电子元件。棕榈油及其衍生品出口增长24.91%至114.3亿美元,钢铁出口增长9.79%至137.9亿美元。相比之下,煤炭出口下降21.09%至119.7亿美元。
表:2025年上半年外国贸易表现
三、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格局
2025年上半年,印度尼西亚的通货膨胀水平保持在可控范围内,同时印度尼西亚银行(BI)采取了灵活的货币政策以应对外部压力。
(一)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和核心通胀趋势
2025年6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1.87% ,月度通缩0.19%(环比)。核心通胀率为2.37%(同比)。2025年5月,整体通胀率降至1.60%(同比),月度CPI下降0.37%(环比)。核心通胀率为2.40%(同比)。2025年4月,整体通胀率升至1.95%(同比),为2024年8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月度CPI环比上涨1.17% 。核心通胀率为2.50%(同比),达到22个月以来的峰值 。所有整体通胀数据均保持在印度尼西亚银行2025年1.5%至3.5%的目标区间内。
对CPI构成部分的分析揭示了不同的趋势:食品、饮料和烟草是通胀的最大贡献者 。住房、水、电和家用燃料在4月大幅反弹,主要原因是50%的电费补贴到期 。管理价格在4月大幅上涨,原因是电费、机票和火车票上涨 。相比之下,交通运输成本持续下降 。4月印尼盾兑美元环比贬值2.2% ,可能带来滞后性的通胀压力。然而,6月印尼盾升值0.06%。 (二)印度尼西亚银行(BI)的货币政策立场和汇率管理
印度尼西亚银行(BI)在2025年1月出人意料地将基准利率(BI-Rate)下调25个基点至5.75% 。随后在2025年6月将BI-Rate维持在5.50% 。这一决定与印度尼西亚银行对2025年低且受控的通胀预测(2.5%±1%)以及推动经济增长的需求相符。印度尼西亚银行还旨在全球不确定性持续高企的情况下维持印尼盾汇率稳定 。印度尼西亚银行强调其稳定政策以及居民和非居民外汇供应的增加 。
(三)全球通胀趋势的影响
全球通胀预计在2025年将继续下行,平均水平将降至4.3%(2023年为6.7%)。全球通胀压力的缓解预计将使包括印度尼西亚银行在内的全球各国央行能够采取更宽松的货币政策,从而间接缓解印尼盾兑美元的汇率压力 。
表:通货膨胀率(CPI和核心通胀,月度/2025年上半年)
四、重点产业发展情况
2025年上半年,印度尼西亚的重点产业表现各异,农业强劲增长,制造业面临挑战,采矿业喜忧参半。
(一)农业、林业和渔业
2025年第一季度,农业部门成为印度尼西亚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同比增长10.52% 。这一增长显著超过了制造业和贸易。主要得益于政府通过灌溉项目、机械化农业和化肥补贴政策支持农业发展,以及水稻和玉米的丰收,其中粮食作物由于种植面积扩大和有利天气,同比增长42.26% 。水稻产量从560万吨增至904万吨,玉米产量从340万吨增至464万吨。
(二)制造业
2025年第一季度,制造业同比增长4.31% 。然而,标普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显示出显著波动:2月为53.6(11个月以来最强劲增长),3月为52.4 ,4月急剧收缩至46.7(2021年8月以来最严重),5月略有改善至47.4 ,6月为46.9(2021年8月以来第二低)。PMI的下降表明国内需求减弱和出口萎缩,特别是对美国的出口。截至5月,制造业部门有超过24,000名工人被裁员,占2025年上半年所有部门总裁员人数42,385人的大部分 。这进一步抑制了消费者支出 。尽管面临挫折,非石油和天然气制造业在过去五个季度中持续为印度尼西亚GDP贡献约17%。政府正在推动下游产业化,并审查国内成分水平(TKDN)要求,以吸引外国投资者 。
(三)采矿业
2025年第一季度,采矿业出现收缩 。威达湾镍业(WBN)在2025年上半年表现喜忧参半:外部镍矿石销售下降8% ,但镍生铁(NPI)产量增长21%,导致NPI销售增长27% 。一些公司报告称,由于黄金产量和价格上涨,利润大幅增长 。截至2025年6月,石油产量达到57.8万桶/天(BOPD),略高于2024年上半年,但低于2025年国家预算目标。天然气输送量略低于目标。上半年上游部门投资同比增长28.6%,达到71.9亿美元 。
(四)服务业
2025年第一季度,服务业对经济做出了显著贡献 。核心服务收入在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2.9%(同类比较)。公共服务、消费品以及媒体、娱乐和游戏是上半年最活跃的子行业 。
五、政策应对与结构性改革
印度尼西亚政府在2025年上半年实施了一系列积极的政策应对和结构性改革,旨在巩固经济增长势头,并应对国内外挑战。
(一)财政政策措施
印度尼西亚2025年的财政赤字目标从此前预测的2.53%上调至GDP的2.78% 。这是自2021年以来预测的最高赤字。此次上调是为了在动荡的全球市场中为关键政府项目提供资金 ,此前2025年上半年国家收入下降了9% 。2025年上半年,印度尼西亚的预算赤字为204.24万亿印尼盾(125亿美元),占GDP的0.84% 。同期国家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1320.7万亿印尼盾降至1201.7万亿印尼盾 。普拉博沃·苏比安托总统呼吁加速放松管制,以促进投资和经济活动,并减轻国家预算的压力 。尽管财政短缺,政府仍将重点放在免费营养餐和农业基础设施等优先项目上。
(二)货币政策与金融部门风险
印度尼西亚银行(BI)在2025年1月出人意料地将基准利率(BI-Rate)下调25个基点至5.75%。随后在2025年6月将BI-Rate维持在5.50%。这一决定与印度尼西亚银行对2025年低且受控的通胀预测(2.5%±1%)以及推动经济增长的需求相符。印度尼西亚银行还旨在全球不确定性持续高企的情况下维持印尼盾汇率稳定。
(三)体制与行政改革
政府正致力于放松管制,营造更有利的营商环境,并推动贸易和数字改革 。这些结构性改革旨在释放更高的增长潜力,扭转生产率下降的趋势,并为印度尼西亚人创造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
(四)能源韧性与电动出行转型
政府正在推动下游产业化,并审查国内成分水平(TKDN)要求,以吸引外国投资者。下游矿产行业成为2025年上半年最大的投资磁石,这得益于政府推动建设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电动汽车(EV)生态系统。印度尼西亚承诺到2060年实现净零排放(NZE)目标 。与国有电力公司PLN的长期电力供应计划目标是到2034年新增69.5吉瓦的发电能力,其中76%将来自可再生能源和储能系统 。
(五)新贸易和投资协定
印度尼西亚于2025年1月成为第一个加入金砖国家+(BRICS+)的东南亚国家。2025年初,美国开始征收新一轮高额关税,并与中国采取报复性行动,使贸易战升级。尽管印度尼西亚对美国的贸易依赖度低于一些区域国家,这可能减轻直接影响。中国是2025年上半年印度尼西亚最大的非石油和天然气进口供应国,进口额达400亿美元。然而,印度尼西亚对华贸易逆差在2025年上半年扩大至97.3亿美元。
六、挑战、风险与展望
尽管2025年上半年印度尼西亚经济表现强劲,但仍面临多重外部和内部挑战,这些因素将塑造其下半年及中长期发展轨迹。
(一)外部风险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贸易中断: 鉴于印度尼西亚经济的高度开放性,其面临的主要不确定性源于全球增长不及预期以及贸易中断,特别是来自美国、欧盟和中国等主要贸易伙伴的冲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均下调了印度尼西亚2025年的增长预测,理由是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增加和全球经济普遍放缓。
贸易政策变化和碎片化: 贸易政策变化(例如美国关税调整)和贸易碎片化加剧带来的不确定性,可能对印度尼西亚的制造业出口、工业生产和整体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 美中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升级以及更广泛的供应链中断,持续为出口商和外国直接投资(FDI)的吸引带来不确定性。
大宗商品价格波动: 预计2025年大宗商品价格将大幅下跌(整体下降约12%),特别是石油价格预计将对综合大宗商品指数产生显著下行压力。这将影响印度尼西亚的贸易条件。
(二)国内挑战
国内需求疲软: 由于劳动力市场疲软、疫情遗留影响以及中产阶级萎缩,私人消费低迷 。政府消费在第一季度出现收缩。
制造业收缩: 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持续收缩以及相关的裁员。
财政平衡: 由于国家收入下降,财政赤字扩大,同时政府旨在增加支出。
对气候条件的依赖: 农业在第一季度的强劲表现部分是此前厄尔尼诺现象的“自然修正” ,凸显了对天气模式的持续脆弱性。
(三)展望与中长期预测
印度尼西亚银行预计2025年经济增长率将在4.6-5.4%的范围内。世界银行预测2025年增长4.7-4.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5年增长4.7% 。政府仍雄心勃勃,目标是实现5.2-5.3%的增长。预计2025年下半年增长将加速,主要受国内需求上升(包括政府支出增加)的推动。
小结
2025年上半年,印度尼西亚经济表现出韧性,实现了温和的GDP增长、良好的通胀管理和强劲的投资流入。然而,这一时期也伴随着私人和政府消费的减速、制造业活动的收缩,以及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和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带来的持续外部逆风。
虽然农业在第一季度提供了显著提振,下游矿产投资也展现出前景,但制造业面临需求疲软和裁员的挑战。货币政策旨在平衡增长支持与汇率稳定,而财政政策则转向更为扩张的立场,以应对国内需求疲软。
2025年下半年的展望是积极但谨慎的,增长预测徘徊在4%中段至5%低段的范围内。为了实现其雄心勃勃的增长目标并应对复杂的全球环境,印度尼西亚必须继续实施其结构性改革议程,通过有针对性的财政措施提振国内需求,并培育一个不易受外部冲击影响的、具有竞争力和多元化的经济。将投资承诺转化为广泛的工业增长以及增强家庭购买力的能力,将是实现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