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广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粤ICP备1813696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01000
来源:慧正资讯 2025-09-23 11:34
9月16日,安徽丰原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文旅发展有限公司与北京嘉禾沣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宣布我国首个由央企主导的聚乳酸(PLA)瓶装水瓶重点项目全面启动。这一项目不仅标志着生物基材料产业化进入新阶段,更以“科技+产业+文旅”的创新模式,为全球包装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了中国方案。
作为全球少数掌握聚乳酸全产业链技术的企业,丰原生物的技术优势构成了项目的核心支撑。其自主研发的“一步转化生成丙交酯的方法”等5项发明专利,实现了从秸秆、玉米等可再生资源到聚乳酸材料的闭环生产。通过与比利时格拉特公司的技术合作,丰原生物突破了聚乳酸分子量可控可调的技术瓶颈,产品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丰原生物已建成年产2万吨聚乳酸瓶坯及瓶盖的产能,并在2024年制造业大会上展示了吹塑水瓶样品,印度合作伙伴更率先推出聚乳酸包装的矿泉水,验证了技术的商业化可行性。
聚乳酸材料的环境价值尤为突出。与传统PET塑料相比,其生产过程碳排放减少70%,废弃后可在堆肥条件下6-12个月完全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彻底解决了微塑料污染和白色污染难题。安徽檀泉硒饮品有限公司2025年4月推出的聚乳酸矿泉水瓶,已通过食品安全认证,证明其不仅环保,更能保障消费者健康。
三方协同创新价值体系
此次合作的突破性在于构建了“技术研发-产业转化-生态融合”的全链条创新模式:
技术攻坚:丰原生物依托发酵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联合高校组建安徽省聚乳酸新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重点突破聚乳酸耐热性(已提升至120℃以上)、韧性(缺口冲击强度提升30倍)等关键性能,为高端包装应用奠定基础。
产业整合:北京嘉禾沣源科技将发挥市场推广优势,依托丰原生物成熟的聚乳酸纤维(年产9800吨短纤维示范线)、长丝(年产1000吨示范线)产能,推动瓶装水包装与纺织、医疗等领域的跨界应用。
生态赋能: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文旅发展有限公司的加入,开创了“生态工程+绿色产业”的协同路径。通过整合南水北调沿线的生态资源与文旅IP,项目将打造“水源地-生产基地-消费终端”的体验式产业链,例如开发聚乳酸包装的“南水北调纪念瓶”,将环保理念融入文化消费场景。
政策驱动与市场机遇
国家层面的战略支持为项目提供了坚实保障。市场监管总局已发布《生物降解塑料与制品降解性能及标识要求》等8项国家标准,并计划加快《聚乳酸》专项标准研制,从技术规范上推动产业升级。据行业预测,2023-2027年我国聚乳酸市场规模将以50.03%的复合增长率扩张,2027年达156亿元,政策红利与市场需求形成共振。
项目的落地更将重塑瓶装水行业竞争格局。当前全球瓶装水市场年消耗PET塑料超500万吨,若全部替换为聚乳酸,每年可减少碳排放350万吨,相当于种植2亿棵成年树木。这种“环境价值货币化”的商业模式,正吸引越来越多企业加入绿色转型行列。
此次合作的深远意义在于探索出可复制的“央企牵头+技术攻坚+生态融合”模式。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作为首个参与聚乳酸产业化的央企,其示范效应将加速生物基材料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应用。例如,南水北调工程沿线的服务区、景区可率先推广聚乳酸包装,形成“生态保护-产业增值-公众教育”的良性循环。
正如三方代表在签约仪式上所强调的,长效合作机制的建立将确保项目高效推进。随着聚乳酸瓶盖、瓶标等配套产品的快速产业化,以及“科技+产业+文旅”多元价值的深度融合,这一项目有望成为全球包装行业绿色转型的新范式,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