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广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粤ICP备1813696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01000
2025-10-17 13:16
近日,东岳硅材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约为230万元至330万元,较上年同期的8859.02万元下降96.27%到97.4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为1130万元到1230万元,预计同比下降87.10%至88.14%。
从限产保价到互相残杀
细究东岳硅材业绩暴跌的原因,市场环境的恶化首当其冲。今年初,行业曾试图通过集体限产来扭转供需失衡的局面,上半年各主流单体厂通过多次行业会议,先后两次宣布共缩减产能40%,一度将有机硅DMC价格拉升至全年最高的14500元/吨。这原本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行业自救行动,却在在市场需求疲软的现实面前迅速崩塌。
随着下游接受意愿持续低迷,观望情绪日益浓厚,各家单体厂库存压力骤增。在生存压力下,产能协调的脆弱性暴露无遗。企业为维持现金流不得不互相竞价,关税战争的阴云更是加剧了市场恐慌,导致现货价格直线下跌。这场从“限产保价”到“降价抢市”的急剧转变,深刻揭示了单纯依靠行业自律难以根治供需失衡的痼疾。
“反内卷”与执行困境
今年7月,工信部“反内卷”政策将治理重点转向光伏领域,加之多晶硅企业签订自律协议限产保价,为市场带来了一缕政策春风。有机硅DMC价格应声反弹,从7月开始回升至月末的12500元/吨。然而,随着“反内卷”政策执行力预期减弱,市场基本面再度主导价格走势。8月产能集中释放,整体产量环比增长,而需求端增幅不及预期,供需缺口收窄。进入9月,检修结束后供应进一步增加,下游因库存高企和终端装机不及预期,采购量环比减少,导致成交清淡。政策愿景与市场现实的落差,凸显了行政手段可以短期提振信心,却难以替代市场内在平衡机制的建立。
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
据买化塑研究院监测,2025年有机硅DMC价格最高在14500元/吨,最低下探至10500元/吨,且全年走势明显低于去年同期。这种价格的大幅波动,深刻反映了行业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
一方面,产能过剩与产品同质化问题突出。在行业发展高峰期的大规模扩张后,市场供需关系发生根本性转变。当需求增长放缓,同质化竞争必然导致价格战,这是市场规律的必然体现。另一方面,下游应用开发不足限制了行业价值提升。尽管有机硅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但在新的应用领域拓展缓慢,难以消化快速增长的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