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玻璃里的科技 松井研发免预烧油墨定义智能出行

来源:慧正资讯 2025-11-19 17:17

慧正资讯,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加速迭代的当下,消费者对汽车的期待早已超越“代步工具”的基本属性。从全景天幕带来的通透视野,到智能交互带来的便捷操作,这些体验升级的背后,往往藏着容易被忽视的核心支撑——材料科技的突破。当奥迪E5 Sportback的车主仅凭“轻轻一瞥”就能完成人脸识别解锁时,真正发挥作用的,是智能B柱玻璃上那层经过特殊工艺处理的油墨涂层。

1.jpg

而将这种“解锁瞬间”的便捷性落地到千万辆汽车上的,正是以松井股份为代表的材料企业。

如今的汽车玻璃,早已跳出“遮风挡雨”的传统认知,朝着“大面积、轻量化、智能化、功能化”的方向快速进化。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一块玻璃不仅要承载安全防护的职责,还要适配HUD显示、光伏发电、智能识别等多元需求,这对玻璃表面的功能涂层提出了极高要求。松井股份深耕这一领域,以烧结油墨与导电银浆两大核心技术为支点,为汽车玻璃行业提供全场景解决方案,让安全、耐用与智能体验实现并行。

在松井股份的技术体系中,烧结油墨堪称高温淬炼出的“玻璃全能搭档”。这种通过烧结工艺实现固化附着的特殊油墨,能与玻璃基材在高温下深度相融,形成极强的附着力,即便经历数十年的风雨侵蚀,也能保持耐酸碱、抗腐蚀的稳定性能。从安全角度看,烧结处理后的玻璃强度可提升3-5倍,即便意外破碎,碎片也呈钝角形态,大幅降低伤人风险。在功能适配性上,它更是灵活多变:既可为后挡风玻璃提供纯色遮蔽,又能作为HUD显示层的载体,甚至能成为光伏组件的基底,完美承接汽车玻璃的功能化升级需求。

针对汽车不同部位玻璃的差异化诉求,松井股份将核心技术转化为精准匹配的产品方案,覆盖前挡风夹层玻璃、天幕玻璃、智能B柱玻璃、后挡玻璃等全场景,每一款产品都直击行业痛点。

2.png

3.png

4.png

5.png

在前挡风玻璃领域,传统油墨工艺需经过繁琐的预烧结工序,不仅能耗偏高,还存在玻璃周转过程中的划伤风险。松井股份创新推出的免预烧结工艺,直接省去这一环节,既实现了能耗与运营成本的双重下降,又支持连线生产,凭借优良的防粘性能减少生产损耗,让复杂工艺变得高效简洁。

6.png

后挡玻璃的技术突破则更显针对性。针对导电银浆易氧化的难题,松井股份采用“混合玻璃粉协同结晶”体系,在高温烧结时形成致密的表面玻璃相结构,有效隔绝氧气;同时通过复合银粉体系优化导电网络,即便在复杂环境下也能保持稳定导电性能。经0.1N硫酸@80℃加速腐蚀测试,48小时后导电层仍保持完整,电阻变化率低于5%。更值得关注的是,该技术采用环保水性调配油体系与无铅玻璃粉设计,完全符合欧盟ROHS标准。

7.jpg

而在遮蔽银线油墨领域,松井股份以紫外光固化替代传统烘干工艺,实现秒速固化,大幅提升生产效率。这一变革不仅省去了传统工艺所需的烘箱设备,降低了能耗与投入成本,还实现了VOCs排放几乎为零、无固废产生的环保效果,同时便于自动化操作,让生产效益与经济效益实现双重提升。

8.jpg

从烧结油墨的多功能适配,到导电银浆的抗氧化突破,再到工艺路径的高效革新,松井股份始终以技术为根基、以场景为导向,为汽车玻璃的智能化升级提供可靠支撑。

作为新型功能涂层材料领域的深耕者,松井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朝着全球领导者的目标迈进。

目前,松井股份已深耕高端消费电子、乘用车及特种装备三大核心市场,依托交互式自主研发与定制化柔性制造能力,提供涵盖涂料、油墨、胶黏剂等多类别的系统化解决方案。其服务清单上,既包括Microsoft、Google、Amazon等全球知名消费电子企业,也有比亚迪、蔚来、理想、吉利等国内外主流车企,以及法雷奥、延锋等知名汽车零部件厂商。

目前,松井股份已深耕高端消费电子、乘用车及特种装备三大核心市场,依托交互式自主研发与定制化柔性制造能力,提供涵盖涂料、油墨、胶黏剂等多类别的系统化解决方案。其服务清单上,既有Microsoft、Google、Amazon等全球知名消费电子企业,也有比亚迪、蔚来、理想、吉利等国内外主流车企,以及法雷奥、延锋等知名汽车零部件厂商。

鏉句簳.png

2025年,松井股份依托技术创新实现营收稳步扩张,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达5.53亿元,同比增长5.05%,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乘用车业务表现尤为突出,实现收入1.4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7.57%,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高端消费电子业务贡献3.95亿元收入,手机及相关配件业务同比增长2.48%。公司持续加码研发,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8206.23万元,同比增长11.71%,14.83%的研发费用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其自主研发的电芯绝缘UV喷墨打印解决方案已获得客户认可,面向全固态电池的绝缘胶框打印一体化方案更拿下头部厂商订单,为未来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当我们为汽车智能体验的便捷发出赞叹时,那些附着在玻璃表面的“隐形科技”,正是支撑这一切的坚实底座。松井股份的实践证明,材料科技或许藏在细节之中,但正是这些技术突破,为汽车行业的升级提供了核心动力,也让“更安全、更智能、更环保”的出行体验真正照进现实。

相关文章

推荐产品更多>>

最新求购更多>>

投稿报料及媒体合作

E-mail: 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