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丨水性涂料缺陷解决方案:剥皮、发白、失光、渗色 -内参

科普丨水性涂料缺陷解决方案:剥皮、发白、失光、渗色

来源:专家库 作者: 叶丹 2022-08-08 16:39

剥皮


一道或多道涂层脱离其下涂层,出现脱落、剥落、起鼓、起皮等病态或者涂层完全脱高底材的现象,叫剥皮,也称为脱落或脱皮。脱落之前往往出现龟裂脆化而小片脱落,称为鱗片剥落或皮壳剥落;有时也发生卷皮而使涂膜成张脱落,其中上涂层与底层之间的脱落称为层间剥落。

产生原因

①基材处理不当:如木材表面未经打磨或未经有效的封闭就嵌刮腻子或上漆,使面漆的油分被其吸收而造成脱落;基材表面沾有油污或锈层处理不到位或打磨粗糙度不够,导致附着力损失。

②底、面漆不配套;或底层未干透即涂面漆,底层面层收缩率不一致;或底漆太坚硬或底漆很光滑,未经打磨就直接涂装面漆,从而影响层间附着力。

③漆膜与基材或底漆的附着力不够导致的脱离,可能是硅类助剂或表活添加过多,影响树脂交联和界面表张差。

解决方案

①基材要经过打磨、修整再嵌刮腻子,底漆须干透后并经打磨,方可涂覆(刷、辊或喷)面漆;表面处理时要把油污、锈层或其他污物彻底清除并打磨至要求粗糙度,以增加附着力。

②多层涂装时,合理匹配底漆、面漆,増强底面漆的配套性,在施工工艺中采用“过渡层”施工法或“湿碰湿”工艺。

③如涂膜整张脱皮,应铲去该涂膜,重新涂装。对局部出现弊病的涂膜,可酌情修补后,方可再统涂面漆。

④减少硅类助剂和表活的添加量。


发白

涂膜干后返白失光或产生无光斑点的现象称为发白,涂膜成雾状不能获得预期的透明度。

产生原因

涂装环境湿度大,漆膜中水分未完全挥发出来;一次涂装太厚,底层漆膜中含有的水分;基材含水率高,水分挥发积留于漆膜中导致发白;双组分产品,固化交联速度太快,将部分水分封闭在漆膜中。

解决方案

避免在湿度高时施工,在湿度大的环境中,应采取相应措施,如加强通风或升温;遵循“薄涂多道”的原则,每道之间保证足够的干燥时间:施工前要经过干燥处理,控制基材含水率;调整固化剂的用量或者调整涂料的挥发速率;出现漆膜发白时,可采取烘干等手段保证漆膜完全干透;有时,漆膜发白不可恢复,则需打磨掉重新涂装。


失光


这一问题包含两个方面:失光是指有光泽的漆膜,在固化成膜后没有光泽或光泽不足的现象;二是涂膜经很短的时间,光泽减退消失的现象,又叫倒光。

产生原因

被涂物面粗糙多孔,吸油量大,或底材平整度不够或底涂层粗糙不平整;漆膜太薄,未能完全遮盖底材或有漆雾,漆膜不平整;漆膜未完全干透,漆膜发白导致光泽低;抛光的涂装,未充分干燥即打磨抛光,或抛光蜡太粗;涂料中树脂之间、树脂与助剂之间混溶性差,涂膜雾浊而失光。

解决方案

选择好板材,或先刷1~2遍封闭漆封闭木眼,刮腻子填补缝隙,并打磨平整;控制适当的涂料黏度,以正确的方法喷涂适量漆液;控制环境条件,正确施工,避免发白现象;待漆膜完全干燥后才可进行抛光,并选择蜡的细度;调整涂料中各组分间的相容性,双组分产品严格按照施工指导进行。


渗色

底层漆上涂覆面漆后,底层漆的颜色由于面溱溶剂的作用渗透于表面使漆膜呈现出不正当的色差或变色,这种现象称为“滲色”,多数面漆色浅,底漆色深时容易出现。

产生原因

底面颜色搭配不当;底漆中的有机颜料耐溶剂性差,未做封闭或隔离处理;“湿碰湿”施工时,底漆和面漆中的助溶剂溶解力不合适;“水底油面”配套施工时,面漆中溶剂的溶解力太强。

解决方案

底面颜色应搭配得当;选择好的或耐溶剂性颜料,对一些易产生渗色的涂料应进行封闭;调节底漆、面漆的助溶剂体系,使面漆溶解力小于底漆;更换“油面”所用的稀释剂


汇总:水性涂料缺陷分析及解决方案


精品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