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广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粤ICP备1813696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01000
来源:慧正资讯 作者: 2025-09-18 15:46
慧正资讯,9月18日上午,由中国硫酸工业协会主办、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5年硫产业链秋季市场交流会在江西南昌隆重召开。来自硫产业链上下游生产企业、贸易公司、咨询机构、专业协会、专业媒体等发言嘉宾及参会代表130余人参加本次会议。
会议邀请了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分析了2025年宏观经济形势及未来展望,邀请了Argus、标普全球大宗商品等国际咨询机构对国际硫磷产业链市场进行了分析和展望,来自硫酸协会、磷复肥协会、有色金属协会、氟硅有机材料协会的专家对硫产业链上下游领域进行了全面深刻的解读和分析。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发展战略和规划研究室副主任(主持工作)邹士年做了题为“韧性承压 新质跃升——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展望”的报告,他指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主要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5年上半年数据验证经济韧性,突出“总量稳中提质、结构持续优化”的特征,展示新质生产力的拉动作用。经济总量方面,经济稳步增长,高于全球主要经济体;生产端上,工业与服务业“双轮升级”;需求端“三驾马车”结构优化,新动能凸显;就业与物价方面民生底线更稳固。中国经济仍是全球增长“第一引擎”,“十四五”期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30%。
三大内部风险边际有所缓和但未根本解决,房地产仍在调整,地方债务风险可控,内需不足待改善。外部压力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经济放缓,科技竞争加剧,地缘政治风险上升。
预计全年GDP有望实现5%增长,经济或呈现“生产偏强、投资回升、消费稳健、出口仍具韧性”的特点。经济维持较弱的修复态势,经济基本面的不确定性或有所增加,GDP全年前高后稳。CPI低位温和回升,一是总需求持续扩张;二是扩内需政策继续显效;三是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四是假期效应还在显现;下半年还有暑期、“国庆”“中秋”等一系列节假日;五是技术性因素,下半年无论是CPI还是PPI,翘尾因素会减弱。新质生产力加速成长,半导体自主可控有望加速推进,AI应用加速进一步刺激芯片需求增长;人工智能产业助力智能制造等多领域升级;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技术进步与成本下降促使光伏市场扩张;新能源汽车产业仍将维持快速增长态势;创新药研发加速,生物医药产业有望持续稳定发展。消费复苏态势有望延续,一是继续落实“两新”政策。下半年尚有1380亿元资金将落地;二是稳步扩大服务领域开放,服务消费仍将成为拉动消费增长新的动力来源之一;三是继续落实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提高退休人员、困难居民的保障性收入;四是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约6%。非地产投资扩张节奏平稳,一是设备购置及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可能延续两位数的增速;二是基建投资将进一步发挥托底作用。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将推动国家级铁路、水利和安全等重点领域基础设施投资规模有效增长;三是地方新基建投资有望扩大建设,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投资。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约4%左右。出口会继续承压,美国关税政策严重冲击国际贸易。世行预计今年贸易增速将从去年的3.4%放慢至1.8%左右,创下近十年新低。“抢进口”提前透支外需;封堵我国“转出口”路径,利用“对等关税”谈判胁迫相关国家“联手制华”。预计全年货物贸易出口规模同比增长3.2%,进口规模同比下降3%左右。
中国硫酸工业协会李崇秘书长做了题为“2025年硫酸行业分析及展望”的报告,他指出,截至2024年底,我国硫酸总产能1.41亿吨,同比增长4.4%。2024年我国硫酸新建产能1500万吨,高速增长。
据协会统计测算,2024年全国硫酸总产量1.20亿吨,同比增长7.7%。2024年我国硫酸行业平均开工率84.7%,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得益于工业用酸持续增长以及化肥用酸逐步恢复,2024年我国硫酸表观消费量1.1755亿吨,同比增长7.6%。其中,化肥用酸5874万吨,同比增长7.7%,占比49.97%;工业耗酸5880万吨,同比增长7.4%,占比50.03%。新能源对硫酸需求有所增加,包括磷酸铁锂,湿法镍冶炼,碳酸锂,净化磷酸,氯化亚砜,氨基磺酸。据中国海关统计,2024年我国出口硫酸268.3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 17.5 万吨,增幅 7.0%。平均出口价格 34.2 美元/吨,较去年同期上涨 10.4 美元/吨,涨幅 43.8%。2025年1-7月我国出口硫酸261.9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132.9万吨,增幅103.0%;平均出口价格55.5美元/吨,较去年同期上涨33.0美元/吨,涨幅146.4%。2024年我国进口硫酸16.2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16万吨,增幅49.7%。剔除高价酸后,平均进口价格40.2美元/吨,较去年同期下降20.1美元/吨,增幅99.9%。2025年1-7月我国进口硫酸7.7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2.0万吨,降幅20.6%。国际硫磺价格上涨体现全球硫磺供需的变化;“双碳”影响,全球原油消费接近达峰,副产硫磺接近达峰;新能源带动铜的需求增速快,铜精矿供应紧张,加工费快速下滑,国内铜冶炼增产的动力受到抑制;中国沿海布局的铜冶炼酸产能持续增长,冶炼酸仍有增加出口的需求。他预计,随着出口企业逐年增多,出口所需的港口和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将日益完善;随着沿海新建有色冶炼逐步达产,附加国际硫磺/硫酸价格走高,出口量有望增长;硫酸出口价格取决于国际硫磺价格。从需求端看,2025年粮食产量1.4万亿斤以上,高质量农田建设,国内化肥需求有保障,对硫酸需求形成支撑;硫酸下游化工产品普遍需求增长乏力,价格下滑明显。从供应端看,国际硫磺供应增速放缓,供需紧平衡;国产硫磺产量继续增长;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影响原油消费,影响硫磺的产量;硫磺需求快速的增长,拉高硫磺价格;国际镍价下跌,成本提高,已经影响了开工率,反向影响硫磺的需求。硫酸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关乎着广大下游产业的安全,要避免“内卷式”竞争。
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秘书长李光做了题为“2025中国磷肥市场回顾与展望”的报告,他指出,磷肥总产能2015年达到峰值2470万吨P2O5,2024年1782万吨P2O5,产能利用率81%。总产量2015年达到峰值1795万吨P2O5,2024年2200万吨P2O5。表观消费量2012年达到峰值1443万吨P2O5,2024年为1390万吨P2O5。
出口2012年达到峰值400万吨P2O5,2024磷复肥出口408万吨P2O5,占总产量23%。2025年1-7月,全国磷肥累计产量1130万吨P2O5左右,同比增长约7%,其中DAP累计产量375万吨P2O5,同比下降约5.7%;MAP累计产量510万吨P2O5,同比增长约5%,使用偏好发生变化。价格方面,MAP/DAP上半年市场均先跌后涨再趋平稳,整体价格高于上一年度同期;目前价格处于秋季变动的前夜,工厂成本受控于原料高位,处于盈亏平衡点;出口对国内价格的稳定起到支撑作用。磷肥原料方面,硫磺冲高后趋于平稳,整体价格高于上一年度;硫酸价格变动与硫磺趋势相同,符合成本驱动;磷矿石价格高位平稳,已维持2-3年;合成氨整体低于上一年度。当前,磷肥产业围绕磷矿资源集中地布局基本完成,龙头企业的规模化领先还在进行,企业拥有自己的磷矿山成为趋势,进军新能源基本完成有效产能扩张,磷肥企业会主动扩大硫酸生产能力,政府支持策划解决硫酸供应的稳定机制。鉴于24年产量已接近历史峰值,25年目前产量同比还有所增加(其中消化了新能源需求、水溶肥增长以及出口有序化带来的影响),下半年需求不会发生突破性增长。产能发挥上年达到81%之后,今年的发挥取决于保供政策走向、硫磺供应的充足与价格、流通环节的走货心态以及生产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原料价格高影响磷肥产品价格高位将会维持,但利润依旧偏低;鉴于市场需求没有出现突破性调整的理由,磷肥产品总量保持与去年持平或略高是大概率事件。季节性需求、冬储和出口对市场供应量冲击的政策性调节目前是有效的,不可控的是流通环节近年来不断降低的吸储能力,以及短时突击采购引发的价格反噬还会出现。关于出口,为长期确保我国具有磷资源自我供应能力,5-8%的、品位较低的储量的消耗性使用必须加以重视,除非有大量新矿源被发现和做好磷矿石的国际市场补充;我国进口农产品所带入的磷略高于我国磷肥出口带出的磷,参与国际大循环有利于我国农产品尽快价格的稳定;中国的出口必然会从产品转向资本项下的技术输出,表现形式会从磷肥转向复合肥;目前我国实施的保供项下的适量出口政策,处于行之有效和效果可控之下。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段绍甫主任做了题为“铜产业运行与挑战”的报告,他指出,全球铜矿资源丰富,但分布极不均衡,地球推断铜资源量约56亿吨,资源量约20亿吨,储量约10亿吨,智利铜矿资源量和储量排名第一,占比均超过20%,储量前五国家合计占全球56%。全球铜矿产量保持增长,非洲地区产量显著提高,2024年全球铜矿含铜产量达到2291万吨,同比增长2.3%,其中铜精矿产量1814万吨,在中国企业的参与下,刚果(金)、秘鲁、赞比亚等国家铜矿含铜产量快速攀升,成为全球铜矿供应重要国家。
全球铜矿资源趋于贫化,且杂质含量逐年提高。全球铜矿资源依旧是开发与并购重点,中国企业具备竞争优势。2025年上半年全球铜矿产量继续增长,部分新建项目逐步进入产能释放,铜矿产量约1140万吨,同比增长约2.7%,其中铜精矿产量900万吨,增长2.8%。2024年的全球精炼铜消费为2630万吨(经调整),同比增长2.7%左右。亚洲铜消费增长稳健,2024年亚洲铜消费量为2020万吨,同比增长3.5%,占全球消费的76%。多年来全球铜供需总体处于紧平衡状态,全球消费增量主要来自新能源与电子信息领域。截至2025年8月,我国矿铜冶炼能力达到1170万吨,阴极铜能力达到1567万吨,约占全球产能的50%。我国2025年1-7月中国精炼铜产量达到790万吨,同比增长达9.9%,预计全年精炼铜产量达到1360万吨左右,产能开工率87%。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额突破千亿美元。2025年,中国精铜消费1495万吨,同比增2.68%。国内资源禀赋逐年下降,海外资源供应愈发脆弱,矿产资源如何安全、足量、稳定供应依旧是困扰行业发展首要问题。展望5-10年电动汽车、新能源与材料等绿色产业依旧是拉动有色金属主要增长点,中国有色金属生产和消费依然能实现平稳。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后期和城镇化中后期阶段,全球最大的制造业体量和巨大的人口基数使得矿产资源的消费量连年攀升。但随着国内资源禀赋不断下降,多数有色金属资源供应缺口还会扩大。从外部环境看,随着中美两国博弈加剧,美国对中国采取高科技脱钩断链、力推关键矿产的产业链自主化,并与海外盟国合作建立弹性关键矿产供应链等举措,进一步加大中资企业走出去风险以及加速关键矿产产业链的重新布局。不断强化和巩固关键矿产供应链各自优势领域。
Argus 首席分析师解方,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吴周安,标普国际高级分析师赵磊,中国硫酸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廖康程将在下午的会议上分别带来题为“硫产业链市场分析及展望”,“我国氟化工行业发展现状及展望”,“硫磺/硫酸供需形势分析”,“我国硫资源市场分析及展望”的精彩报告!
精品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