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广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粤ICP备1813696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01000
来源:慧正资讯 2025-04-10 11:13
4月8日,在延布炼厂合资公司成立十周年之际,中国石化与沙特阿美在沙特达曼签署《延布炼厂扩建项目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内容,该项目将依托延布炼厂现有装置,新建180万吨/年乙烯、150万吨/年芳烃装置及配套下游聚烯烃装置。这一举措旨在最大化发挥炼化一体化协同效应,打造全产业链创新生态。项目投产后,预计将有效提升高端石化产品的生产能力,不仅推动沙特工业多元化发展,也将对全球石化产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总经理赵东、沙特阿美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阿敏·纳赛尔共同见证签约(图源:中国石化报)
赵东表示,延布炼厂作为中沙能源合作的典范项目,自投产以来不仅为沙特当地经济注入强劲动力,而且为促进石化产业升级作出了积极贡献。此次扩建项目的合作,标志着双方合作迈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中国石化将进一步释放合作潜力,推动双方重塑传统能源合作模式,拓展可持续发展新空间,共同打造具备综合竞争优势的世界级炼化一体化企业,助力全球能源转型。
阿敏·纳赛尔表示,此次签约进一步深化和提升了双方的战略伙伴关系,规划中的扩建项目巩固了沙特阿美在产品创新和多样化方面的承诺。沙特阿美期待与中国石化持续加强合作,将延布炼厂打造为领先的炼油化工一体化企业,助力沙特强化全球能源和化工领域领军者的地位。
延布炼厂本身意义非凡,它是中国石化与沙特阿美合资建设的全球领先炼厂,同时也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与沙特“愿景2030”的重要实践成果。该炼厂位于沙特延布工业城,自2016年投产以来,日加工能力达43万桶沙特重质原油,其生产的成品油和高附加值石化产品覆盖全球市场。此次扩建计划将新增180万吨/年乙烯、150万吨/芳烃装置及配套聚烯烃装置,进一步强化炼化一体化能力,推动高端化学品生产。项目建成后,延布炼厂将成为全球少数具备千万吨级炼油、百万吨级乙烯及芳烃生产能力的超级综合体,助力沙特从原油出口大国向高附加值石化产品制造强国转型。
回顾沙特阿美与中国石化的合作历程,可谓成果丰硕。双方早有多个长期合作项目,在中国,福建炼油化工公司以及中国石化森美(福建)石油有限公司均为双方合作的结晶;在沙特阿拉伯,除了延布炼厂,双方还在多个领域积极探索合作机会。此前,沙特阿美与中国石化签署过谅解备忘录,在炼油与石化一体化、工程采购施工、油田服务、上下游技术以及碳捕获和氢工艺等多个领域开展合作,还计划在沙特国王萨勒曼能源公园建立本地制造中心,进一步加强产业协同。
沙特阿美与中国化工企业合作图谱
沙特阿美近年来加速与中国化工企业的深度绑定,形成"资源+市场+技术"的互补模式:
辽宁盘锦炼化一体化项目:沙特阿美与北方工业集团、辽宁盘锦鑫诚集团合资,总投资837亿元,计划2026年投产,年产165万吨乙烯及下游化工品,是沙特在华最大单体投资。
与荣盛石化合作:2023年,沙特阿美以246亿元收购荣盛石化10%股权,锁定每日48万桶原油供应,并联合开发高端新材料。
福建古雷炼化二期:与中石化合作推进160万吨/年乙烯项目,聚焦航空煤油、碳纤维原料等高端领域。
沙特阿美通过股权投资、长期供油协议、技术合作等方式,逐步构建起覆盖中国沿海石化产业集群的战略布局,目标直指2030年将其在华炼油产能提升至100万桶/日。
中国塑料化工企业出海:从产品输出到产业链全球化
在"双循环"战略驱动下,中国化工企业加速向海外扩张,形成三种典型模式:
产能转移型:例如万华化学在匈牙利建设40万吨/年MDI装置,规避贸易壁垒。
技术输出型:卫星化学与英力士签署POE技术许可协议,反向向欧美企业输出高端聚烯烃工艺包。
资源锁定型:桐昆集团联合新凤鸣在印尼建设2500万吨/年炼化基地,配套年产500万吨PX、80万吨乙烯,整合东南亚纺织产业链。
全球产业变局下的中国角色
当前全球化工产业正经历三重变革:能源转型驱动原料轻质化、地缘政治重塑供应链、碳中和倒逼技术革命。中国企业通过"技术+资本"双轮出海,正在改变传统产业格局。沙特阿美总裁纳赛尔指出:"与中国合作伙伴的深度协同,使我们在氢能、CCUS(碳捕集)等领域获得关键技术突破。"
此次延布炼厂扩建,不仅将提升沙特原油就地转化率至70%(目前不足50%),更通过中石化提供的重油催化裂解技术,实现每吨乙烯碳排放降低20%。这种"中东资源+中国制造+全球市场"的新模式,或将成为全球化工产业升级的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