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涂装商获双巨头加注!比亚迪小米联手“造漆”,能否撕开千亿外资防线?

来源:慧正资讯 2025-08-05 15:23

慧正资讯,2025年7月31日,北京小米智造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正式完成对重庆华辉涂料有限公司的战略投资,认缴出资222.2222万元,持股比例7.018%。

寰俊鍥剧墖_2025-08-05_145418_903.jpg

这距离中国最大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入股华辉仅过去两个月——5月28日,比亚迪以20%的持股比例成为这家国内知名汽车涂料企业的第二大股东。

两大巨头接连战略投资同一家涂料企业,在中国汽车工业史上尚属首次。华辉涂料的注册资本随之由2777.7778万元增至3166.6667万元,股权结构也完成了深度调整。

寰俊鍥剧墖_2025-08-05_145422_409.png

寰俊鍥剧墖_2025-08-05_145425_926.png

随着小米的加入,这家成立27年的民族涂料企业背后,已集结两家年营收总和超万亿的中国制造业巨头。

战略注资:华辉涂料股权重构,国产供应链的新联盟

华辉涂料的股东名单从未像今天这样引人注目。在引入比亚迪和小米两大战略投资者后,这家企业的股权结构已完成深度调整。

创始人王平通过直接持股和重庆华松一期企业管理合伙企业的权益,仍以52.6315%的持股比例牢牢掌握公司控制权。比亚迪以17.544%位居第二大股东,而小米通过旗下投资基金获得7.018%股权。

公司治理结构也随之升级——新增王彦听、李骜两位董事,组建起更专业的决策团队。

这次股权重构背后,是两家巨头企业真金白银的投入。比亚迪早在4月30日就完成555.5556万元的认缴出资,而小米则在7月底通过北京小米智造股权投资基金注入222.2222万元资本金。

据了解,华辉涂料正计划投资10.5亿元建设“年产9万吨车用涂料及树脂项目”,一期工程将于2026年底前投产。新资本的注入,为这一产能扩张计划提供了强劲动力。

寰俊鍥剧墖_2025-08-05_145435_450.jpg

技术突围:华辉涂料的“专精特新”之路

华辉涂料凭什么吸引两大巨头?这家成立于1998年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汽车涂料领域已默默耕耘27年。

作为业内少数能提供全套汽车涂装解决方案的民族企业,华辉的核心优势在于其技术积累和服务网络。公司拥有省部级“华辉涂料企业技术中心”,服务覆盖东风、奇瑞、长安、长城等20余家主流车企。

在与外资巨头的正面竞争中,华辉在问界系列车型上证明了实力。问界M7采用其水性3C1B涂装工艺,M9则应用了水性B1B2+2K清漆涂装工艺。

这种技术能力打破了外资品牌的垄断神话。华辉董事长王平表示:“各大新能源主机厂也纷纷向华辉敞开大门,愿意携手共建更具竞争力的国产产业链。”

寰俊鍥剧墖_2025-08-05_145439_416.png

今年4月,华辉与国际树脂巨头湛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聚焦水性化、低碳、低VOC等环保技术前沿。这标志着中国涂料企业开始参与全球技术创新的核心圈层。

市场困局:被外资垄断的“汽车外衣”

中国汽车涂料市场长期处于畸形状态。尽管中国连续16年位居全球第一汽车产销大国,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更占全球60%以上,但乘用车车身涂料市场90%以上被外资品牌垄断。

巴斯夫、PPG、关西、艾仕得、立邦五大外资品牌几乎垄断了所有自主品牌的车身涂料供应。比亚迪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其车身涂料供应商名单同样被PPG、巴斯夫等国际巨头占据。

2024年,中国汽车涂料市场规模约425.17亿元,但高端市场的主导权仍牢牢掌控在外资手中。

寰俊鍥剧墖_2025-08-05_151841_881.png

这种垄断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汽车涂料行业的特殊属性——验证周期长、供应商结构稳定、市场技术壁垒高。汽车OEM涂料需要提前至少1年与整车企业对接开发,极度依赖施工经验的长期积累。

战略考量:巨头们的“油漆算盘”

比亚迪和小米战略投资华辉涂料背后,是多重战略考量的精准计算。

供应链安全成为首要考量。对年产量430万辆的比亚迪而言,降低对外资涂料供应商的依赖已成当务之急。小米汽车2025年交付目标35万辆,2026年预计突破80万辆的产能规划,同样需要稳定的涂料供应链。

成本控制是关键驱动力。华辉涂料的本土化生产和服务网络,为这种成本优化提供了可能。

技术协同带来创新空间。比亚迪在电池领域的积累有助于突破高端电泳漆技术壁垒,而华辉在问界车型上的CMF设计经验,可提升比亚迪和小米产品的差异化竞争力。

全球布局战略也不容忽视。比亚迪海外工厂计划2025年国产汽车漆配套率不低于50%。华辉涂料在东南亚建立本地化服务网络,可降低20%-30%的物流成本,有效规避地缘政治风险。

寰俊鍥剧墖_2025-08-05_145432_606.jpg

格局生变:汽车涂装产业链的重构信号

比亚迪和小米联手注资华辉,释放出汽车产业链格局重构的强烈信号。

这一投资有望打破外资品牌的价格垄断。当比亚迪拥有自己的涂料供应商后,在与PPG、巴斯夫等巨头的价格谈判中将获得更多筹码。慧正资讯认为,如果有国产车漆品牌作为选择,就可以对冲来自外资品牌的议价风险。

对华辉而言,这意味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在获得两大巨头资金和市场资源支持后,其汽车涂料业务有望实现跨越式增长。公司计划投资10.5亿元建设的年产9万吨车用涂料项目,将大幅提升其产能和技术实力。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为整个民族涂料品牌打开市场空间。随着比亚迪战略投资华辉涂料,各大车企特别是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将会逐渐改变现有观念,推动国产汽车漆品牌的健康发展。

寰俊鍥剧墖_2025-08-05_145428_784.png

小米SU7

破局之路:国产替代的挑战与前景

尽管前景光明,但国产汽车涂料的替代之路仍面临严峻挑战。

技术积累需要时间。汽车涂料被誉为“涂料行业皇冠上的明珠”,代表着一个国家涂料工业的最高技术水平。目前国产涂料在高端树脂、助剂等方面仍依赖进口,核心配方专利被外资掌控。

市场壁垒的突破需要整车企业的勇气。在汽车生产四大工序(冲压、焊装、涂装、总装)中,涂装环节投资最大,主机厂对供应商变更持谨慎态度。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技术挑战。智能网联化的电动汽车需要1000平米涂层,远高于传统汽车的70平米;无人驾驶汽车则需要4-6种功能涂料用于不同部位。

 政策环境正在为国产替代创造有利条件。中国“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新能源装备、高端制造涂料国产化率目标超80%,并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关键材料研发。“双碳”目标则要求2025年水性/粉末涂料占比需达70%以上。

全球涂料巨头或许未曾预料到,挑战其在中国市场统治地位的竟是两家看似与涂料毫不相关的车企。随着华辉涂料重庆新工厂2026年投产,年产9万吨车用涂料的产能将源源不断供应比亚迪和小米生产线。

汽车涂料市场格局的重塑只是开始。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汽车产业集群带,已有超过六成新能源车企开始评估引入第二家涂料供应商的可能性。

随着国产涂料在问界、比亚迪和小米车型上的规模化应用,中国汽车产业最后一个被外资垄断的领域正在松动。这场供应链革命终将兑现一个迟来太久的承诺——中国车的“外衣”,当由中国涂料来定义。

(文中图片源于网络)

相关文章

推荐产品更多>>

最新求购更多>>

投稿报料及媒体合作

E-mail: 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