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广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粤ICP备1813696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01000
来源:慧正资讯 2025-09-29 09:59
慧正资讯,近期,山东铁投集团2025年度防水涂料、防水卷材第一批次联合采购招标结果正式公示,这一总金额高达1.5亿元的高铁防水大单,点燃了防水行业的关注热情。在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防水企业普遍承压的当下,这一高铁防水大单的落地,不仅凸显了高铁基建领域的强劲市场需求,也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从公示结果来看,凯伦股份、宇阳泽丽、雨中情等多家防水企业成功中标,将参与后续高铁防水工程建设。
高门槛筛选,企业凭实力突围
此次山东铁投集团的高铁防水招标,并非谁都能分一杯羹。招标方明确要求,参与投标的供应商近三年铁路业绩需达20万平米,且必须通过CMA检测,严苛的门槛从源头上筛选出了具备过硬实力的企业。本次采购由山东铁投集团旗下三大控股子公司联合发起,产品覆盖了山东铁投多条在建高铁方面的防水需求。
从中标结果来看,入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目了然:凯伦股份凭借在高分子防水卷材研发和工商业光伏屋顶解决方案领域的技术积淀,与高铁工程对防水材料的耐久性、适配性要求高度契合,成功跻身中标行列;雨中情依托多年来在重大基建项目防水领域的实践经验,在施工工艺标准化、质量管控精细化方面形成成熟体系,能够充分满足高铁工程对防水系统的严苛标准,顺利拿下此次合作资格;宇阳泽丽同样在此次招标中脱颖而出,其在防水卷材生产工艺的创新升级与工程应用场景的适配优化上成果显著,针对高铁轨道、隧道等特殊场景的防水需求打造定制化方案,进一步展现了对基建工程防水需求的精准响应能力。
凯伦股份参建的沪苏湖高铁
雨中情参建的川藏铁路
宇阳泽丽参建的商合杭高速铁路
多家企业的成功入围,不仅是对其技术实力、服务水平的高度认可,更加印证了在关乎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关键领域,具备丰富经验、过硬资质的企业,始终是招标方的优先选择。
基建热潮下防水需求全面爆发
2025年,国内基建领域正迎来“多点开花”的爆发期。而防水作为基建工程的核心环节,需求规模也随之大幅增长。从全国范围来看,除高铁外,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管廊、水利工程等基建细分领域,均对防水提出了高要求、大用量的需求,高速公路、桥梁需抵御车辆荷载与雨水侵蚀,地下管廊需长期耐受潮湿环境,这些场景下的防水工程不仅用量大,且对材料耐候性、抗渗性、耐久性的标准远高于民用建筑,直接推动防水市场从“增量”向“提质增量”转型。
山东铁投集团是山东省综合交通特别是高铁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主体,承担铁路建设主体职责,更是基建防水需求的重要释放窗口。当前其在建铁路总里程达1387公里,多个核心项目正处于防水需求集中释放阶段:济枣高铁已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桥梁、隧道、路基等关键部位的防水施工将陆续展开;济滨高铁站前工程已全部完成,进入无砟轨道施工阶段,轨道板下防水、伸缩缝防水等配套需求逐步释放;潍宿高铁青岛连接线已完成首孔箱梁架设,桥梁桩基与隧道工程同步推进,桥梁支座防水等需求将随工程进度释放。
随着这些项目的持续推进,基建领域未来还将释放更多防水采购需求。对于防水企业而言,深耕山东铁投这类大型国企客户,是切入全国基建防水市场的跳板,紧跟基建工程建设节奏,无疑是打开市场增量的重要路径。
基建赛道上防水企业该如何发力
2025年,房地产领域防水需求承压,而基建领域投资火热,全国高铁投资超8000亿元,带动防水需求年增15%以上,成为当之无愧的“黄金赛道”。此次高铁大单的落地,正是这一趋势的缩影。从凯伦、雨中情、宇阳泽丽的中标经验来看,防水企业若想抓住基建赛道机遇,需精准发力。
资质与业绩方面,基建项目尤其国企、央企主导的,对供应商资质业绩审核严格。企业要提前布局资质认证,除CMA检测认证外,积极申请铁路、水利行业专项资质,成为合格供应商成员,为参与项目筑牢入场门槛。
更要聚焦技术产品创新,基建场景防水环境复杂,传统民用防水材料难以满足。高铁桥梁面临高温暴晒和低温冻融极端天气,地下管廊处于高湿腐蚀性土壤环境中。企业需定向研发特色产品,凯伦深耕高铁防水领域多年,其MBP-Pro高分子自粘胶膜卷材实现“水中施工”技术突破,成功解决雨季施工痛点,另一款MPU-Pro产品更获中国专利奖,能满足高铁极端环境下的耐候性要求,企业唯有持续研发适配产品,才能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合作与生态构建同样关键,基建项目招标方多为国企、央企。企业要主动对接客户需求,争取进入长期合作供应商名单。联合施工方、原材料供应商共建产业链,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借力行业平台拓展资源,参与相关协会组织的展会、峰会,对接更多项目资源,为持续发展铺路。
基建已成企业破局的核心增量场,而资质、技术、生态的硬实力,正是抢占机遇的关键。对防水企业而言,唯有紧跟基建节奏、夯实核心能力,才能在行业中站稳脚跟,抓住基建投资爆发带来的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