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广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粤ICP备1813696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01000
来源:慧正资讯 2025-11-05 11:52
慧正资讯,近期,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系列涂料采购结果陆续公布:水性低温中涂项目由艾仕得中标,玄玉黑、丹砂黑等色漆候选人名单被巴斯夫、PPG包揽,奔腾车型的珠光漆份额归入立邦囊中 。
仔细观察这些招标结果,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外资涂料企业依然占据着中国汽车涂料市场的绝对主导地位。在一汽多个涂料材料候选人名单中,PPG、巴斯夫、艾仕得等外资巨头轮流坐庄。
但在2025年的时间节点上,当"十五五"规划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列为核心目标,比亚迪与小米联合注资重庆华辉涂料的动作,正预示着国产车漆的崛起曙光。
01
外资主导,汽车涂料市场格局稳固
这些频频中标的外资涂料企业,个个实力不俗。它们在华经营多年,已建立起完善的生产和研发体系。财报显示,PPG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净销售额为41亿美元;巴斯夫集团三季度财报显示,经终止经营业务调整后,销售额为143亿欧元;今年前三季度,艾仕得实现净销售额38.55亿美元。
这些外资品牌几乎垄断了中国所有自主品牌的车身涂料供应,汽车涂料被称作"涂料行业皇冠上的明珠",其研发需跨越配方、工艺、验证等多重壁垒,且主机厂供应商认证周期长达1-2年,这使得巴斯夫、PPG等巨头凭借数十年技术积累形成垄断。数据显示,当前中国超400亿元规模的汽车涂料市场中,外资品牌占据80%以上份额,乘用车车身涂料领域更是被五大外资品牌近乎垄断 。
这些品牌依托全球化研发网络,既能拿下一汽这类巨头的集采订单,也能支撑小米"三年100色"这类创新需求,其技术与产能优势短期内仍难撼动。
02
个性化趋势,或成破局关键
就在外资品牌稳固其市场地位的同时,一场以色彩创新为突破口的变革也在悄然发生。
小米汽车与巴斯夫合作的“三年100色车漆”计划,正以涂料创新为利刃撕开市场缺口。这种合作标志着汽车个性化竞争进入实质阶段,车身色彩已从装饰属性升级为核心竞争力。
长期以来,“效率、成本、规模”的铁三角逻辑主导着汽车行业。
特斯拉式的标准化生产将涂装环节压缩至极致,多数车企为兼顾产能,仅提供不超过10种基础车漆,导致消费者难以从外观上区分不同品牌车型,个性化需求被完全搁置。
小米与巴斯夫的合作,本质是涂料技术突破与汽车制造升级的双向奔赴。
巴斯夫凭借27个全球研发中心的技术储备,成为小米“100色计划”的核心支撑。这套从电泳到清漆的全涂层解决方案,已在小米SU7、YU7系列车型上经过市场验证。
(小米SU7)
03
国产涂料,悄然布局
但垄断格局正在被悄然打破,破局者来自汽车产业与涂料行业的协同发力。2025年7月,小米智造基金正式完成对重庆华辉涂料有限公司的战略投资,持股比例7.018%。
这距离比亚迪入股华辉仅过去两个月。
两家巨头接连战略投资同一家涂料企业,在中国汽车工业史上尚属首次。华辉涂料的注册资本随之由2777.7778万元增至3166.6667万元,股权结构也完成了深度调整。
华辉涂料凭什么吸引两大巨头?这家成立于1998年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汽车涂料领域已默默耕耘27年。
作为业内少数能提供全套汽车涂装解决方案的民族企业,华辉的核心优势在于其技术积累和服务网络。在与外资巨头的正面竞争中,华辉在问界系列车型上证明了实力。问界M7采用其水性3C1B涂装工艺,M9则应用了水性B1B2+2K清漆涂装工艺。这种技术能力打破了外资品牌的垄断神话。
据了解,华辉汽车涂料广泛应用于塞力斯(含SERES新能源)、易捷特新能源、东风雷诺、东风小康、奇瑞、中国一汽、长安、上汽通用五菱、长城、华晨鑫源、金康新能源等品牌的整车或部品涂装,其中已配套塞力斯问界M5、M7、M9及华为智选赛力斯SF5等车型。引入两轮战略投资者后,华辉涂料已获得塞力斯、比亚迪、小米汽车、小鹏汽车四大国内领先车企的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国产车漆的崛起绝非单点突破,而是形成了多点开花的产业生态。松井股份2025年前三季度乘用车业务营收同比激增87.57%,其自主研发的树脂与色浆技术体系已切入多家新能源头部车企供应链;三棵树则将工业涂料列为核心增长极,聚焦新能源汽车等赛道突破外资重围;广西鹿寨新能源汽车涂料项目、贵州高端交通涂料智能产线等新项目密集落地,彰显出国产涂料产能扩张的加速态势 。这些企业的共同特点是:深耕水性化、低VOC等环保技术,精准匹配新能源汽车的轻量化、个性化需求。
04
“十五五”规划,国产替代迎来新机遇
政策东风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让国产替代驶入快车道。"十五五"规划明确提出对集成电路、高端材料等"卡脖子"领域实施超常规攻关,汽车涂料作为关键工业材料被纳入重点支持范畴。根据调研显示,全球汽车涂料市场规模预计2031年将达到259.7亿美元。
亚太地区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涂料市场,占有约50%的份额,而中国则是亚太地区最重要的市场。
“十五五”期间,国家将进一步完善产业政策、加大科技投入、健全标准体系,为汽车涂料行业的国产化提供有力支持。这些措施将有效帮助国产涂料企业突破技术壁垒,提升市场竞争力。
面对这一历史性机遇,国产涂料企业正在积极布局。华辉涂料计划投资10.5亿元建设“年产9万吨车用涂料及树脂项目”,一期工程将于2026年底前投产。
在获得巨头资金和市场资源支持后,其汽车涂料业务有望实现跨越式增长。
05
破局之路,挑战与希望并存
尽管前景光明,但国产汽车涂料的替代之路仍面临严峻挑战。技术积累需要时间。汽车涂料被誉为“涂料行业皇冠上的明珠”,代表着一个国家涂料工业的最高技术水平。
市场壁垒的突破需要整车企业的勇气。在汽车生产四大工序(冲压、焊装、涂装、总装)中,涂装环节投资最大,主机厂对供应商变更持谨慎态度。
不过,国际巨头或许未曾预料到,挑战其在中国市场统治地位的竟是两家看似与涂料毫不相关的车企。比亚迪和小米联手注资华辉,释放出汽车产业链格局重构的强烈信号。
这一投资有望打破外资品牌的价格垄断。当比亚迪拥有自己的涂料供应商后,在与PPG、巴斯夫等巨头的价格谈判中将获得更多筹码。
有行业观点认为,如果有国产车漆品牌作为选择,就可以对冲来自外资品牌的议价风险。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为整个民族涂料品牌打开市场空间。随着比亚迪战略投资华辉涂料,各大车企特别是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将会逐渐改变现有观念,推动国产汽车漆品牌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