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广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粤ICP备1813696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01000
来源: 作者: 2025-07-11 11:37
近日,全球化工巨头陶氏宣布,其董事会已批准关闭欧洲三处上游生产设施及相关资产,此次关停涉及德国和英国的多套关键化工装置,这一举措不仅是陶氏近年来持续剥离非核心资产、优化业务结构的延续,也反映了欧洲化工行业面临的严峻挑战——高能源成本、需求疲软和行业竞争加剧正迫使跨国企业加速调整全球布局。
根据陶氏公告,此次关停的资产包括:
德国博伦乙烯裂解装置:其拥有51万吨/年乙烯产能和25万吨/年丙烯产能,预计于2027年第四季度停产。该装置是陶氏在欧洲的重要烯烃生产基地,其关闭将显著减少公司在欧洲的乙烯供应能力,预计将导致欧洲乙烯市场供应减少约5%,可能推高区域乙烯现货价格。同时,丙烯产能的退出也将加剧欧洲丙烯市场的供需紧张局面,特别是在当前欧洲炼油厂开工率低迷的背景下。
德国施科保的氯碱和乙烯基(CAV)资产:其拥有氯气产能25万吨/年,烧碱产能27.5万吨/年,还具备74万吨/年二氯乙烷(EDC)和39万吨/年氯乙烯单体(VCM)等衍生产品,预计于2027年第四季度停产。该工厂是陶氏在欧洲氯碱产业链的核心设施,其停产将影响下游PVC等衍生产品的供应,并可能导致欧洲氯碱产业链整体重构。
英国巴里基础硅氧烷工厂:该工厂隶属于陶氏高性能材料和涂料部门,预计于2026年中期停产。该工厂主要生产有机硅中间体,其关闭意味着陶氏将进一步缩减在欧洲的有机硅业务。
自2023年以来,陶氏已采取多项措施优化资产组合。包含关闭阿根廷的聚醚多元醇工厂;退出中国台湾的烷氧基化业务;推迟加拿大Path Zero低碳乙烯项目的建设;出售软包装粘合剂业务;剥离碳纤维合资企业DowAksa的50%股权。
陶氏公司主营三大业务部涵盖乙烯及乙烯下游、环氧树脂、聚氨酯、丙烯酸及酯、有机硅等产品链。2025年一季报财报显示其营收104.31亿美元,同比下降3.1%;净利润2.3亿美元,相较于去年同期的6.74亿美元下降65.9%,与去年同期数据形成强烈反差。
全球化工行业“瘦身潮”持续蔓延
陶氏的关停决策并非个案,近年来欧洲化工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俄乌冲突后,欧洲天然气价格飙升,导致能源密集型化工生产竞争力下降。全球经济疲软,尤其是建筑、汽车等下游行业需求低迷,影响基础化学品市场,在此背景下多家化工巨头已宣布收缩欧洲业务。
亨斯迈关闭英国和荷兰的MDI、环氧丙烷装置;塞拉尼斯削减德国醋酸乙烯单体产能;英力士优化比利时苯酚-丙酮装置;科思创、SABIC、利安德巴赛尔等企业也纷纷调整欧洲生产布局。据不完全统计2022-2024年,欧洲已有超过20个大型化工项目被推迟或取消,涉及乙烯、聚氨酯、碳纤维、涂料等多个领。这些关停潮已导致欧洲基础化学品产能减少约15%,可能在未来几年重塑全球化学品贸易流向。
陶氏关闭欧洲三大生产基地,是当前全球化工行业“瘦身潮”的缩影。在能源成本、市场需求和环保政策的综合影响下,跨国化工企业正加速调整全球布局,欧洲作为传统化工强国的地位面临挑战。
精品看市